在中国古代,一般的中下级官员面见皇帝,需要有高级官员的引领。这种中下级官员由王公大臣引领觐见皇帝的形式,称为“引见”。
清代的引见制包括官员入仕选拔、升迁调补、降革处罚等,引见地点一般在紫禁城的乾清宫或养心殿。文官和武官分别引见。
文官引见由吏部尚书、侍郎带领。引见官员按顺序入殿,呈递绿头签(亦称绿头牌),牌上书写引见人姓名、履历以供皇帝阅看,然后皇帝与之交谈。交谈内容十分广泛,除了公务,有时也叙家常。通过引见谈话,皇帝观察官员的身材相貌、言谈举止、人品德行,并用朱笔把评语、升迁降革意见写在引见文书上。
皇帝的决定并不当场宣布,只是将绿头牌发给本人,令其退场。之后,皇帝会向主管堂官说明自己的意见,主管堂官据此撰写奏折,待批准后向引见官员宣布。之后官员们常被第二次引见,聆听皇帝训饬,然后离京。
武官引见时,由兵部尚书、侍郎带领。引见前,先在东安门外考试徒步射箭与马上射箭,获得前三等评语“好”、“中平”、“平常”的武官方可引见。为体现朝廷重视武备的精神,引见时,武官均要执弓,如遇皇帝阅射,得射完五箭再跪奏姓名。其他规制与引见文官大致相同。
引见制确立以来,受到历代清帝的高度重视。其中雍正帝尤为认真,在引见单中留下大量朱批,有的朱批比引见单上的字还多。康熙帝的朱批不多,乾隆帝也写了一些,其后的引见履历单基本未见朱批。晚清由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独揽大权,皇帝有名无实,引见活动大为减少,这项制度也渐成具文。
(《北京日报》10.22 孔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