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欺骗行为打着“科学”、“发明”乃至“快速××(致富、增高、减肥、美容等)术”之类的旗号,以售其奸。这类欺骗的主要手法,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先是给你提供一些“事实”证明,就是他的那一套东西曾经多么有效之类的例证等;然后是他的一整套说法和解释,自己多么科学超科学,多么灵验绝对灵验。
对于这类表演,人们的警惕性通常至多是在“事实”上看他说的事实是否成立?于是,那些单纯靠捏造事实来行骗的把戏,往往容易戳穿。然而,当人们遇到另一种情况,即从表面上看来似乎“确有其事”,再加以似是而非的解释的时候,往往就难以把握了。
当代哲学提出并解决了“反映、解释、说法”与被反映、被解释、被说明的客观存在(“事实”)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问题。这是一套很重要的理论。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环节上鉴别真假:
首先,应当注意“事实”究竟是什么?俗话说:“眼见为实”。这句话其实并不错。问题是要懂得“眼见”的是哪种“事实”?受骗者吃亏往往就错在并未经过严格的考察,就轻易把“眼见(心理)之实”当成了“自在之实”。
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抓住“解释”,弄清它的根据。解释不等于事实,一种“解释”同它所解释的那个“事实”之间,是否真的有联系?究竟有怎样的联系?因为事情常常是这样的:即使事实本身确凿无疑,面对一个同样的事实,人们之间也会有彼此不同的解释。既然这样,那么在各种各样可能的解释中,我何以要相信你的解释?也就是说,弄清一个解释体系同它所解释的基本事实之间是怎样联系的,非常重要。否则“听风就是雨”,见到一点事实就轻信一套解释,就很容易落入圈套。
一种好的解释能够揭示真相,澄清事实,提高人的认识;而一套坏的解释则往往颠倒是非,扰乱视听,将人的思想和情绪引上歧途。比如,骗子们常常先给你一个看来无可否认的“事实”,比如他那一套“在别人那里如何有效”之类,然后向你灌输一套他编造出来的“解释”,其实不过是用以转移注意力,让人忘记从事实本身去找证据。在这种情境下,受骗者虽然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在看和听,但实际上却是用人家给你的思路在思考了。欺诈的妙用,常在于此。
“解释”的问题虽然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是不应该怀疑的,就是没有什么能够比依据科学和实践的解释更可靠。所以,我们遇事应该首先想到科学的解释,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诈骗的危害。
(《北京日报》9.3 李德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