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亲近自然、进行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登山不仅可以缓解、释放压力,而且能够使机体的心肺系统、运动系统得到锻炼,对身心非常有益。
登山作为一项耗氧量较大、比较剧烈的运动方式,也潜伏着一定的危险。为此,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郭艾教授真诚提醒,为避免损伤,登山前有必要根据平时的运动量、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的耐受力等制订合理的登山计划,选择适当的登山线路,配备良好的登山装备。
郭艾教授强调,登山时首先应选择舒适的软底防滑鞋,鞋的尺码要合适,以保证足底、足尖或者足跟局部不承受过多的压力,避免引起劳损造成局部疼痛。其次,登山过程中最好使用手杖。使用手杖上山、下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体力,减轻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负担,减轻腿部压力,缓解腰部和肩部的疲劳感,这一点对于老年人非常实用和有益,还可有效防止跌倒。再次,如果登山路程较长,则可以尝试使用带有弹力的绑带缠绕在小腿上或者穿弹力袜,这样能够加快下肢静脉血回流,防止登山后下肢肿胀。
心肺功能不全,慢性呼吸功能代偿不全或是高血压、冠心病等心功能代偿不全的人不宜选择登山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加重心肺负担进而加重原有疾病。另外,登山会增加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的负重载荷,所以有膝关节病的患者不宜登山。不经常锻炼的中年人、体质不好的老年人进行大运动量的爬山活动,体力负荷突然加大,容易诱发心肺疾病,这些人在准备爬山前,最好先进行一段时间强度不大的运动,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
(《北京青年报》9.5 郑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