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8月02日 星期四

    翻译的作用不比发明小

    《 文摘报 》( 2012年08月02日   06 版)

        对于中国的翻译,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认为,丘吉尔评价英国皇家空军的话“从没有如此少的人对如此多的人做过如此大的贡献”,用在中国的翻译身上也同样合适,但还得加上一句,“却得到如此低的待遇”。他说:“那些一辈子矢志于翻译的人,他们的生活,他们获得的社会评价,从未如此低下。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整个社会都受惠于翻译,却给翻译这么低的待遇,逻辑上也很奇怪。”

        李河认为,从鸦片战争开始直到现在,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的学术都是翻译支撑下的学术,不仅学术,现代学校的建立也深受翻译活动的影响。可以说,翻译活动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对中华民族文明传统的基本骨干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

        翻译提供的不仅是内容、情节,它还大量提供概念,也就是名词,许许多多传统汉语中所没有的概念和名词,通过翻译活动出现在语言之中,可以说,现代汉语中的各种理论术语,超过80%是外来的,是因为翻译而诞生的。这说明中国文明在从一个大的传统文明向当代文明转变的过程中,翻译功不可没。现在,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所有接触的知识、概念、信息等,大部分都是外来的。

        李河说,我做《世界哲学》的时候,曾有个在封面上登了很多年的话题,“谁影响了中国人的观念?”可能很多人觉得那些是大师、伟人,但是我觉得,翻译、翻译家绝对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的作用不比发明发现小。

        (《北京晨报》7.26 周怀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