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中国互联网上,“愤青”大概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了。然而,却鲜有认真严肃的学术研究告诉我们:被称为“愤青”的这个群体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愤青”现象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情况?最近,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杨丽君博士和郑永年教授终于填补了这一空白。
杨丽君和郑永年的研究指出,“愤青”作为一个群体,其人员与行为话语都具有相当程度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由三个差异极大的群体构成。
第一个群体是“民族主义型愤青”,他们大多是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或者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国内青年。他们所愤怒的对象,主要是外国媒体及其他机构,他们对国际形势的关切程度远远超过了对国内情况的关注。虽然这些网民常被指责与政府站得过近,但他们过分高涨的民族主义热忱,也未必是政府所真正希望看到的。
第二个群体是“批判中国型愤青”。这个群体主要由对社会现状不满的青年人构成,他们更关注国内情况,热衷于讨论社会问题,并且对自己所不满的现象进行批判。韩寒是“批判中国型愤青”群体的代表人物。
第三个群体是“忿怒发泄型愤青”,包括网络黑客、游戏发烧友,以及其他许多处于高度社会压力下的人们。他们因为自身所面临的生存状况和社会环境而充满忿怒,国际问题和国内问题都可能成为触发他们发泄不满情绪的扳机,并很容易发起或参与到突发性的网络集体行动中。
杨丽君和郑永年认为,“愤青”现象反映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在中国剧烈转型的过程中,一些与许多人密切相关的矛盾和问题,会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当人们开始对比中国与西方、现代与传统、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异时,难免出现不安、不解和不快;而这些情绪在高度生活压力的情况下,很容易发酵为不满和愤怒。随着“愤青”进入中年,他们或许将和前辈一样,变得不再那么容易激动。
(《青年参考》7.12 陶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