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由奔驰轿车领队的8辆汽车从北京一路绝尘奔向河北省兴隆县苗耳洞村。车上装了上千条蛇蟒,是“放生爱好者”们从北京各个市场搜罗而来。在苗耳洞村的核桃林,这上千条蛇被放归野外。
事实上,类似的放生行动并非仅此一桩。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资深会员于凤琴介绍,在全国各地都有专门的放生团体,他们会定期组织放生活动。而在佛诞日或其他节日,更会集合许多人,筹募许多款,整批买下鱼、鸟、龟来放生。
据记者了解,此次放生的蛇都是从花鸟鱼市场上批发而来。随着放生人数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花鸟鱼商贩,甚至水产摊贩都做起了贩卖放生动物的生意。在北京十里河花鸟鱼市场,甚至赫然张贴着“承接放生”的广告。一位摊主介绍说,一只麻雀卖3块钱;每次放生,一般都可达到几百上千只。喜鹊的标价,则是十几块钱一只。记者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发现在局促的房间里,两个近一米高的鸟笼叠落在墙角,几百只羽毛凌乱的麻雀挤成一团,惶惑且无神。
据于凤琴介绍,目前放生已经催生出一条新型的“产业链”。居士与经营者预定下需要的动物,经营者则向那些捕鸟人、捕蛇人下定单,捕捉者再按定单去捕捉。由此形成了一条恶性循环的链条。
其中有些动物未必如善心人所愿,生命得以在大自然中延续。上千条蛇蟒就令苗耳村村民如临大敌。为了当地人的安全,蛇蟒被放生的第二天,就有8位村民自愿集合起来,开始大面积打蛇,第一天,就打死了300多条蛇。目前,苗耳洞村的幼儿已经不去上学了,而在外读书的孩子也不敢回来。村民们只要有闲暇功夫,就会拿着棍子上山打蛇。
(《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第21期 黎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