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6月28日 星期四

    西沙旅游最柔性的主权宣示

    《 文摘报 》( 2012年06月28日   01 版)

      再过20天,海航旅业订购的一艘豪华邮轮即将到货。这艘耗资几亿人民币的“太平洋太阳”号邮轮,排水量2.5万吨,有740个房间;船上高尔夫球场、游泳池、大型宴会厅一应俱全——它几乎就是一个漂浮在海上的五星级酒店。而这艘豪华邮轮的目的地或将是西沙群岛。

      此前,西沙旅游的话题几经反复,除了国家层面一些复杂原因外,困扰西沙旅游的技术性瓶颈主要有两个:一是面积不够大,另一个问题是没有淡水。于是,在不增加西沙额外投入的前提下,邮轮旅游是最易实现的旅游方式。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杨彦锋副研究员就在为海航旅业开展西沙邮轮旅游做可行性研究报告。他认为,去西沙旅游可以作为东南亚邮轮旅游的一个到访站,“把船开过去围着西沙转一圈,看看珊瑚礁,欣赏一下西沙的美景,这也算是旅游了”。不论是拜访停靠点,还是船上活动,邮轮自带补给,都不会给陆地增加负担。

      在主权有争议的南海水域,邮轮旅游的风险也小。渔船出海打鱼,面对外国武装船只时很容易被扣留。军舰出海巡逻又太过招摇敏感。邮轮出行则不然,几万吨的排水量相当于轻型航母,不光台风吹不沉它,外国船只也拿它没办法。

      传统上看,旅游业虽然是经常要给其他部门让步的弱势产业,但作为南海行政管辖权的一种体现,旅游又是最不引起人注意的柔性宣示主权方式——毕竟,中国人去自己的岛上玩是最名正言顺的。

      在地方政府层面,西沙旅游的进展一直讳莫如深。虽然不愿意谈及更多具体细节,西沙工委办事处副主任谭宏才还是向记者强调,开展旅游不存在条件具备不具备的问题,“首先是必须要开发,维护国家主权是摆在第一位的”。

      (《南方周末》6.21 刘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