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文化与学术,我们看到了一种尴尬与无奈:中国史学家群体对中国历史进行了艰苦的发掘、整理、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那些大量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没有走出“内循环”这个圈子。真正阅读史家宏篇巨制,并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中吸取智慧的人寥寥无几。
因此,让史学研究成果更多地惠及民众,媒体特别是传统媒体,如报刊、电视、广播等可以有更大的作为,成为学者与大众之间的桥梁、文化建设的推手。
其一,影响力。一般而言,传统媒体的受众几十万、上百万乃至几千万。尽管新媒体、“自媒体”纷至沓来,不同程度地冲击着传统媒体,但它们不能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与作用,这是因为,人们对媒体的认同与接受需要较长的时间。一旦认同与接受,不会轻易放弃。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形式,确有快捷的优势,但公信度有待提高。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好东西多,而人们了解有限,影响力有限,笔者以为,个中原因在于传播不够,且传播手段、方法存在问题。因此,完全可以“借船出海”,即借助传统媒体受众广泛、公信力高的优势延伸与扩大研究成果。
其二,感染力。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渐增多,可以自主地选择阅读方式。其中,媒介形式固然重要,但在“内容为王”的时代,能被多数人接受的内涵比形式更为重要。相对而言,报刊、电视的感染力比著作、论文更容易被接受。倘若将史学置于一个更广泛的领域、变通一下方式去展示,那么,尘封的宝藏将会熠熠发光。
中国史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构成中国文化的主体。通过史学价值的进一步实现,扩大学术与文化影响,帮助更多的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找寻核心价值的源头、在多元社会思潮中建立心灵的支撑、在各种利益诱惑下不忘先贤的劝勉告诫、在文化的滋养中表现良好的修行,在这方面,史学工作者应“擎起历史的火炬,引导人类在摸索中的脚步”(修昔底德语),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贡献才智,而媒体同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 马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