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知音》杂志因与名人屡屡对簿公堂,衍生出媒体公信力的社会讨论。近日,由这本定价4.5元的杂志做主导的知音传媒集团将进军股市,成为中国期刊第一股,引发了社会上广泛的争议。
“知音体”呈现扩张之势
1985年创刊伊始,《知音》就以感情、爱情、案情故事,以及明星隐私抓住了读者。随着杂志开始走红,其文章风格干脆被人们冠以“知音体”。
2007年,开始有一些网友以“知音体”进行比对式创作,他们热衷于给熟悉的童话、寓言、故事等重新命名。《白雪公主》改名叫《苦命的妹子啊,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卖火柴的小女孩》改为《残忍啊,美丽姑娘竟然被火柴烧死的惊天血案》。有评论称,这些看似对经典童话、文艺作品的恶搞,实则充满了对媒体煽情、狗血、恶俗标题风格的嘲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为“知音体”画了一幅像:“其叙事风格,介于客观叙事和肉麻抒情之间,夹叙夹议,大起大落,情节跌宕,用客观语调讲离奇故事,用离奇语调讲客观故事;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循循善诱,有控诉、有劝说。而‘拍案惊奇’的开头,最终都有光明的尾巴。”张柠认为,“这种带有农业文明趣味的叙事,塑造了大批消费者,那些生活平淡无奇、毫无起落的中小城镇的女性,靠阅读别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度日。”
张柠进一步总结道,所谓“知音体”实际是用一种带有抒情的语调来混淆新闻性和故事性的边界,“其结果导致了读者将虚构故事当成真实故事,将真实的故事当成虚构的。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将各种欲望故事、人间悲剧、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转化为可消费的文化商品。”
追名人屡掀侵权风波
《知音》始终以高额稿费吸引作者,可以说,其前期开拓市场所付出的血本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是最高的。江苏盐城作者徐向林称,作为签约作者,他获得的稿酬是千字千元以上,在年终特稿评选中,他的一篇文章甚至获得过3.7万元的奖励。
与高稿酬相应的是,《知音》杂志对名人穷追不舍,由此带来副产品——《知音》被作家、明星告上法庭的频率与其600余万份的发行量一样,在国内期刊中同样位居老大。
翻开最近一期《知音》杂志,其中涉及的名人就包括了影视明星于和伟、佟丽娅、陈思成,体育名人刘国梁,著名导演尤小刚。这期杂志共有20篇文章,而关于名人感情、家庭生活的文章就有4篇,占这期杂志的五分之一。
在“围城风景”栏目中,登载了《于和伟漂泊南北,还有一个爱妻躲在树后》一文,不过,于和伟的经纪人说:“文章的作者从未采访过于和伟。”至于文章中涉及的具体内容,该经纪人说,有一部分内容是从网上搜来的,也有一部分是杜撰的。
但是,拼命追逐名人自然会付出代价。《知音》就曾数次因侵害作家、明星的名誉权被告上法庭。
听说“知音传媒”即将上市的消息,作家毕淑敏的第一反应是:“这家严重侵害知识产权的杂志社,怎么还能上市呢?”
2009年,《毕淑敏母子环游世界114天:眺望更高远的人生》在《知音》面世,署名为毕淑敏。“这完全是一篇伪作,肆意捏造了我的口吻来攻击我的儿子。”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文章甚至把毕淑敏儿子的单位公之于众,“很多电话接踵而至,让孩子无法上班。”毕淑敏选择了法律维权。但《知音》杂志并未在3个月内发表道歉声明,而是拖了14个月,所谓的道歉,“那只是一块口香糖那么大的道歉声明。”
令人质疑的公信力
关于《知音》的公信力,在读者中却有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看法。
女读者张华清说:“十几年来,我一直都很喜欢《知音》杂志,这里面的故事教会我很多,让我学会了保护自己,善待别人。”
甚至有读者认为自己的故事惊天动地,想通过贴吧寻找《知音》作者。山西省寿阳县的王俊仁在贴吧中说:“我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真实的写作题材,想拜托您引荐或介绍一些朋友,把我的故事发表在《知音》上。”
就在王俊仁寻找《知音》作者的同时,曾经和他一样,同是《知音》忠实读者的王燕琴,却在互联网的召唤下,抛弃《知音》已达三四年之久。她说:“十几年前,传媒还不发达,消息闭塞,我从来没有质疑过它的真假。但现在知道的多了,就觉得当年太傻了,什么都相信。”
也有一些读者对《知音》的公信力产生了怀疑。读者赵伦满腹狐疑地说:“《知音》看起来是一本无所不知的杂志,人家在家里说的悄悄话,和爱人做的私密事,凶杀案件的点点滴滴……它都可以描述得丝丝入扣,连当事人所说的话都知道。”他戏称道,莫非当时《知音》的作者们就在旁边?
上市后能否提升杂志品位
据知音传媒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知音传媒正处于初审阶段,不久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该集团将成为国内首家登陆A股的期刊传媒类公司,这在中国期刊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员夏天说,《知音》之所以几十年来保持高发行量,与其鲜明的草根文化消费特征是分不开的。中国传媒期刊往往盯着城市的高端精英读者市场,而《知音》走的是另一条传统路线,“这是一条占领二三线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读者群的路线,他们关注的是其他期刊不太关注的市场。”
夏天总结道,中国十几亿人口中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市民,其阅读需求长期以来被有一定精神洁癖的传媒期刊忽视了,而《知音》找到了这个空白。
尽管如此,一些专家仍呼吁《知音》需要在内容和品格上提升。北京大学教授、社会学家夏学銮认为:“《知音》拥有二三线城市和农村读者群的庞大资源,理当利用好这个丰富资源,更多地负起媒体的社会责任。”他认为,《知音》不能仅靠虚假信息赢得眼球,不能只靠煽情内容吸引读者,“应该提高文化品位、文化档次,引领读者的文化消费品味,真正成为一本弘扬健康向上文化、高品位的杂志。”
(《北京日报》5.3 路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