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3月13日 星期二

    论点短辑

    《 文摘报 》( 2012年03月13日   06 版)

        提高社会公正感的基本路径

        吴晓峰在2011年第10期《兰州学刊》上说,如何逐步提高社会公正感,思路立足于两个方面,即社会期望和财务分配。社会期望如民众权利意识的增强,一般是绝不可能下降而总是不断上升的。从社会期望方面入手的解决思路极为有限,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财富分配。要解决目前中国社会中存在的财富分配不平等状况,必须从如下三个层次入手。第一,起点公正。就是保证每个人都享有与人的自然或社会属性无涉的基本权利。第二,过程公正。它指的是分配过程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核心是机会公平。第三,结果公正。分配结果应符合人们普遍认可的公正原则。

        唐代议谥:盖棺论难定

        唐雯在2012年第1期《复旦学报》上说,谥号渊源于西周,是国家对后妃、王公以及一定品级官员身后的一字褒贬,代表官方对其一生的评定,且以此昭示后代,以为劝诫。唐代对于官员谥号的确定与控制有严格的制度。家属请谥之后,由太常礼院的太常博士根据逝者行状撰写谥议,并初步拟定谥号。覆申考功后,还须在议谥会议上经过尚书省官员的评议。谥号的议定是包括最高权力者在内的各方政治力量的角力和妥协;一字褒贬背后,沉淀了逝者生前数十年的政治经历与人事恩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