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道德模范的产生应有群众基础

    《 文摘报 》( 2011年11月10日   06 版)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产生大规模的道德疑问。所以,这个时代并非不需要道德模范,而是相反。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说:“现代社会需要道德榜样的引领,成为道德标杆,宣扬正义、公平等诸多道德力量。”

      那么,道德模范究竟应如何产生?

      夏学銮说:“模范的产生,从来都是自下而上的,反之则不行。要先有群众基础,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比如沿海地区普遍崇拜的妈祖确有其人,是个医生,医德高尚,治病救人无数,获得了无数人的认可和赞颂,死后被神化,成为崇拜的对象。这个过程其实是传统社会典型的偶像产生流程。”

      相反,没有群众基础的模范树立往往很难有效果,甚至会起到反效果。夏学銮说:“现在各种表彰活动泛滥,最近被撤销了90%以上,那些活动没有群众基础,而是变成了敛钱、发财的手段。所以,模范的产生过程不能颠倒,一旦颠倒,不但失去了道德示范作用,反而成为作恶的道具。”

      (《北京晨报》11.3 周怀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