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国民福祉与人口多寡没有必然联系

    《 文摘报 》( 2011年11月10日   06 版)

      世界人口已达70亿,很多人担心人口太多,地球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来养活。而对于中国人口,也有一个广为流行的说法:中国贫穷落后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人口过剩,国家负担太重,要想富裕起来,必须控制人口总量,否则分食者太多,社会财富和资源一平均下来就少了。

      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很容易证伪。从人口密度来看,韩国、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都比中国的人口密度更高,而它们全都跻身于世界富裕国家行列。

      对于人口问题,人们有太多想当然。房价太高、找不到工作、交通拥挤,人们总是抱怨中国人太多。这些看法其实都建立在一个错误前提之上,那就是将人看作只消费不生产的包袱。实际上,人既能消费,也能生产。人力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生产资源,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经济和社会才会更大发展。

      失业率高的根源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出了问题,而不在于人口多寡。许多国家的人口在过去四十年翻了一番,但失业率并没有因此上升。

      至于“人口太多,地球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来养活”的担忧还为时过早。因为资源并不是静态的东西,人类不断在发现和创造出新的资源。以人们担忧最多的粮食为例,从1950年到1997年,除去通货膨胀的因素,粮食价格相对于其他商品降低了一半。粮食危机显然缺乏理论支持。

      随处可见的实例可以证明,国民的福祉与人口的多寡没有必然联系,而是取决于经济社会制度是否公正合理。

      (《南方周末》11.3 李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