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论点短辑

    《 文摘报 》( 2011年11月10日   06 版)

      “法治只是发展的手段”观念决不可取

      姜明安在10月31日《北京日报》上说,目前,人们对法治与发展的关系的认识不是很明确,存在若干误区,“法治只是发展的手段”观念即是其一。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在推动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法治手段好用和有效,就用法治手段,法治手段“不好用”、“不奏效”,就弃法治而用其他手段,从而漠视法治乃至践踏法治,造成对百姓利益的严重损害。

      “坐北朝南”致“前后左右”配“南北东西”

      党怀兴、陶生魁在2011年第4期《语言教学与研究》上说,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前后左右”与“南北东西”是相匹配的。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中国处于北半球,“朝南”就会面向太阳,可以接纳充足的阳光。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祖先盖房建屋,正房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后《易传》中又有“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的说法,以示“光明正大”治理国事。后世“南面称帝”、“南面称王”的说法大都由此而来。君王面南向阳而治,大臣就只有“面北称臣”。这也是古代“南”尊“北”卑的主要原因。“坐北朝南”既为最佳方位,古人也就认为前边是南面、后边是北面,“左”、“右”也就只能配“东”、“西”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