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是北京某著名高校的大三学生,在学生会任职两年,已经做到了部长职务。但就在这个时刻,她却断然离开了学生会,“我也该退出来好好反思一下了。”小张告诉记者,大一刚入学时,她顶着父母的压力进学生会,“他们都担心这些活动会耽误学习,不过我觉得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既锻炼口才又锻炼能力,就参加了。”
“现在想想,学生干部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能力,还学到了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小张所说的“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是指学生干部们饭桌上的应酬。
小张说,通常在一项活动办完或进行中,学生会各级干部都会凑在一起吃个饭,但这顿饭却并不简单。从座位的安排上,什么人该对着门坐,什么人该坐在中间位置,都有讲究。为部长倒酒,给上级盛汤,这些也都是干事的必修课。敬酒也是有说法的,从哪一位开始敬起,该说什么话。尤其是到了“换届竞选的季节”。
“学生干部组织活动确实很辛苦,但最让人寒心的是,你费尽心思搞的活动,却没人响应,大家都不愿意参加。”小张向记者抱怨道。
湖南某高校大四的小王用四个字来评价学生会搞的活动:自娱自乐。他告诉记者,学生会组织活动基本上遵循这样一个流程:部门自己做策划——自己来组织——自己拉观众——自己做总结——自己做评估,而且评估材料大多不属实。例如活动的影响力,评估里通常都是“现场座无虚席”、“来了多少重量级嘉宾”、“气氛热烈”之类的套话。学生活动很少去考虑是不是为学生服务,而是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
(《光明日报》11.2 杜悦 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