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1月03日 星期四

    德国 无诚信寸步难行

    《 文摘报 》( 2011年11月03日   07 版)

      诚信,这个在中国还在依赖于传统道德约束的概念,在德国已孵化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公共信用保障体系。

      德国的信用保障机构(SCHUFA)是一家德国全民信用数据存储与公示的民间机构,于1927年成立。SCHUFA的数据库里拥有6620万自然人以及150万法人的信用记录,也就是说德国全国3/4人口的信用都有据可查。如果你要去办银行卡,租房子,买车,买房,全都要参考你的个人信用分数。一个信用等级很低的人,银行会拒绝给他办理信用卡,想贷款买房买车也会受到限制。甚至在租房子、找工作的时候都可能碰壁。

      大到信用卡欠费或电话欠费逾期不还,小到坐车逃票,全都会成为个人信用上的污点被记录在案。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德国公交车和地铁上面没有固定的检票员,只是偶尔有人上车查票,但德国逃票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记得有一次,一个中国朋友上车时忘记看表,快下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竟然拿着限时月票在晚高峰时段坐车,吓出一身冷汗。要知道为节省区区几块钱的车票,一经被发现逃票,不仅要支付几十欧元的高额罚金,还要在SCHUFA的信用等级上扣分,简直得不偿失。

      在社会信用保障体系监督下,一个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不但会被消费者抛弃,也很难找到商业伙伴与其合作。一个信用上劣迹斑斑的人,在金融信贷上会受到限制,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可能受到消极的影响。在一个处处以信用作为评判标准的社会里,缺乏信用是寸步难行的。

      (《国际先驱导报》10.28 赵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