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1月03日 星期四

    卫星还会不停坠落吗?

    《 文摘报 》( 2011年11月03日   07 版)

      10月23日上午,德国卫星“伦琴”(ROSAT)一头扎进大气层。目前似乎尚无报告称卫星残骸砸到了地面人员。9月刚有一枚美国卫星坠落地面。那么,卫星未来还会不停坠落吗?

      卫星为何一枚接一枚坠落

      目前,世界各国迄今累计发射了超过6000枚卫星。一枚卫星如果在“寿终正寝”后仍沿轨道飞行,就存在和新卫星相撞的危险。因此,国际条约规定,轨道高度在2000千米以下的卫星须在结束使命25年内落地销毁。卫星结束使命前会收到让其降低高度的命令,最终坠向地球。当然,因故障失控而只好等着自然坠落的卫星也不占少数。

      坠落的频率有多高

      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每年约有200枚火箭和卫星坠落,最近每年也有50枚左右。其中大部分在大气层燃为灰烬,每年只有数枚卫星的零部件落到地面。像最近这样的情况实属罕见。

      危险性如何

      “伦琴”砸中人的概率是1/2000,砸中某个特定人员的概率是十三万亿分之一,远低于在日本生活一年遇交通事故的概率(1/111)。卫星有一项标准,即在坠向地球时砸中地面人员的概率要降至万分之一以下。“伦琴”和9月坠落的美国“高层大气研究卫星”属于这项标准拟定前发射的卫星。

      未来还会频繁坠落吗

      目前共有约3000枚卫星绕地飞行,迟早均将落向地球。不过,科学家近年在设计卫星时,一直在想办法让卫星在扎进大气层时尽量燃为灰烬,比如不用钛等不易熔化的金属等。各国还在研制使报废卫星安全落地的技术。技术成熟后,卫星坠落的危险性将进一步降低。

      (《参考消息》10.25)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