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9月08日 星期四

    孙犁的《芸斋小说》

    《 文摘报 》( 2011年09月08日   05 版)

      我手头有一本孙犁先生的《芸斋小说》。这本名为小说实则散文的集子是孙犁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本《芸斋小说》当然主要是写人记事的,两者多半又是交融在一起,如《女相士》这篇,他写了自己遭批斗的“特殊年代”的际遇,来龙去脉,交代得很清晰,似乎是记事了,可中间又穿插同样遭批斗改造的女相士的故事,一下子就过渡到写人了。文中最精彩的片断是杨秀玉给“我”的相面:

      “你的眉和眼距离太近,这主忧伤!”她说。

      “是,”我说,“这有幽忧之疾。”

      “你的声音好。”她说,“有流水之音,这主女孩多,而且聪明。”

      “对,我有一男三女。”我回答,“女孩子功课比男孩子好。”

      “你眼有上白圈,实在不好。”她叹了一口气,“这叫破相,长了这个相,如果你当时没有死,一定有亲人亡故了。”

      “是这样,我母亲就在那一年去世了,我也得了一场大病。”我说。

      最后,“我”问了目前的情况将会怎样。“四月份”,她满有信心地说,“四月份会有好消息。”后来她的话果然应验了。“我们”总算得到了“解放”,回了家。文章结尾,孙犁总结道:“惜未允许其张榜坐堂,以售其技。不然所得相金,何止盖两座洋楼哉!”写得真是轻松洒脱,是洗尽铅华后的白描,更是一个作家对待逆境往昔的淡然一笑。他或许早就释然了。

      孙犁的这些亲历文字有着时代的痕迹,《鸡缸》、《无花果》、《石榴》、《续弦》诸篇写得疏朗极了,通篇都是一个“真”字。不刻意渲染,也不顾前思后,喜怒哀乐跃然纸上,是心迹的敞露。他简直进入了无欲望状态,“不再想得到什么,也没有什么可以害怕失去的了。”

      (《北京日报》9.1 温海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