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是国家发改委指定的抛售党参的大限。
位于中国药材之都——甘肃陇西县文峰镇的一些药商们,被限令在这一天之前,按照不超过每公斤60元的价格,将仓库里20多万公斤党参全部出售。
10多天以前,药商们还把这一根根带须白条条当作金条。那时,陇西主产的白条党参从年初的每公斤40多元,一下蹿到7月上旬的110元。
没想到,7月12日左右,风云突变。国家发改委的官员突然出现在文峰镇,挨家查看药商们的仓库。在看了20多个中药材存储仓库后,发现总共有1000吨的党参库存。其中2010年12月以前囤积的有200吨。其余的800吨为今年以来购进储藏的。
发改委勒令2010年12月起囤积党参的10户药商必须在7月21日之前做出上述的“跳楼”买卖。买家被限定为以党参为原料并取得GMP认证的制药商。其余的药商,在今年年底之前也要这么做。否则,“将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强制清仓之下,7月21日这天,文峰镇市场上的党参应声回落到每公斤70元左右。
但党参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
陇西县政府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计算说,目前陇西每年种植的党参有5万多亩,按照每亩100多公斤测算,陇西产量为5000吨,加上附近几个县的产量,预计总产低于1万吨。而正常情况下,当地产销党参可以达到3万吨。目前查处囤积的货物只有1000吨,占据全年总产销的比例很小,对于市场影响不大。
更关键的问题是,在本次查处党参囤积后,下一步如何真正稳定中药材市场?仍然无解。
甘肃陇药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怀灵认为,本次党参价格暴涨,与大型制药企业或者国家本该拥有的药材储备缺失有关。“这部分他们没有建设,反而是一些散户以投机的形式建立了储备,药材也是租用仓库在存放。”如果国家能在陇西建立中药材战略储备库,可在高价时抛售,低价时实行最低收购价,无疑是药材价格暴涨暴跌问题的一个解决之道。
(《21世纪经济报道》7.25 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