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叙事诗《阿诗玛》、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这些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史诗,是我国少数民族古籍瀚海中璀璨的明珠。然而,更多并不为人所知的少数民族古籍现状如何?是否正在慢慢消失?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12月14日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会上,记者了解到,我国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和抢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少数民族文化珍宝正在得到系统而科学的保护。
“少数民族古籍是各民族的知识总汇。每个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文化成果,最集中地体现在民族古籍之中。挖掘各民族在各个领域的特殊经验和认识,不仅能加深我们对自然和历史的认识,而且可以恢复我国不同时代丰富多彩的古老文明。”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公瑾如是说。
截至目前,被保护、抢救的珍贵少数民族古籍已达百万余种,60余卷、约110册、共收录书目30余万条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也在紧张编纂出版中。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古籍工作还面临诸多困境,如,古代文献解读难度大,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力不足,有的古代语言和文字能释读的人已寥寥无几;有的民间艺人、学者年事已高后继无人,有的随着谢世也将他所掌握的那部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带走;古籍流失现象极为严重。因此,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和抢救,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光明日报》12.15 殷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