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始考虑选择接班人问题。1957年,毛泽东访苏时,曾向赫鲁晓夫谈到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都有条件接替他的工作。以后,毛泽东又讲过,我的接班人第一是刘少奇,第二是邓小平。1961年,他在同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谈话时也提到,刘少奇是他法定的接班人。但从1962年七千人大会开始,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刘少奇与毛泽东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毛泽东对刘少奇的不满和疑忌与日俱增,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需要借助军队支持,他开始倚重林彪,对林彪寄予极大希望。林彪地位开始直线上升。
可是,挑选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班人,毕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毛泽东在选择林彪为接班人的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至于什么时候决定林彪替刘少奇作为他的接班人,毛泽东并未说明。具体时间虽无从考定,但从1970年毛泽东同斯诺的谈话看,在1965年1月制定《二十三》条时,毛泽东已决定让刘少奇下台。毛泽东在1965年夏天会见来访的法国文化部部长时还说,我和戴高乐一样,没有接班人。“文化大革命”前,周恩来曾对王稼祥说:将来的接班人或者是林元帅,或者是邓总书记。因为两人的年龄差不多。到底是谁,没有定。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在《致江青信》中也流露出对林彪能否当合格接班人的犹豫态度。
即使到“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毛泽东对于自己已经看中的林彪也并不是完全放心的。当时的中央文革成员王力回忆,在邓小平被打倒后的1967年7月16日,毛泽东曾单独与王力谈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毛泽东说:“林彪要是身体不行了,我还是要邓出来,邓至少还是常委。”如果王力的回忆可信的话,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接班人的担忧,对后路的选择。
上述这些讲话、信件表明毛泽东对林彪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保留的,但毛泽东的天平最终还是倾向了林彪。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前对几件事的态度和做法上起到了使林彪成为接班人的直接铺垫作用。
1965年同意打倒罗瑞卿
罗瑞卿长期跟随毛泽东,对他忠心耿耿,这些毛泽东十分清楚。但林彪与罗瑞卿有矛盾,林彪给罗瑞卿罗织罪名,要打倒罗瑞卿。毛泽东居然连常委们都未打招呼,就在上海开会,支持林彪一伙对罗进行诬陷,搞突然袭击,将罗瑞卿打倒入狱。“九一三”事件以后罗瑞卿案得以平反,毛泽东说是“听了林彪的一面之词”。毛泽东能轻易地听信别人的“一面之词”吗?实际上,这可能是毛泽东决定林彪当接班人,且要依靠林彪进行“文化大革命”,打倒罗瑞卿是为了这一更大的政治上的需要。
让江青借助林彪
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在《文汇报》上发表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这篇文章是江青在毛泽东的支持下组织写的。这篇文章发表后,学术界普遍反感,很多人投书报社表示不同意见。由于姚文元的文章公开点名批判北京市副市长、明史专家吴晗,所以除华东各省市报纸迅速转载外,十多天内北京和其他各省市报刊均未转载。经大体了解文章发表的背景后《人民日报》于11月30日才转载了姚文元的文章,不过是把它作为学术问题来讨论。毛泽东对北京市委和中央的一些主要领导人更加怀疑和不满。
于是,毛泽东要江青正式登上政治舞台。1966年1月21日,江青从上海到贵州找林彪,要林彪支持她在部队召开文艺座谈会,要“搬尊神”,借军队的力量,来打倒所谓“文艺黑线”。
在取得林彪的支持后,江青于2月2日至20日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根据座谈会内容形成的《纪要》,完全否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界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成绩,污蔑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界被一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政,号召要进行一场文化战线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纪要》标题上的“林彪同志委托”这几个字是毛泽东亲自加上的,并将原稿中“文化革命解放军要带头”改为“文化革命解放军要起重要作用”。此举意义重大,不仅突出了江青,而且突出了林彪,突出了军队这个“文化大革命”的后盾。
广为宣传“五七”指示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审阅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业生产的报告》后,借题发挥,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林彪同志:
你在5月6日寄来的总后勤部的报告,收到了,我看这个计划是很好的。是否可以将这个报告发到各军区,请他们召集军、师两级干部在一起讨论一下,以其意见上告军委,然后报告中央取得同意,再向全军作出适当指示。请你酌定。只要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军队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即使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很可能也成为一个这样的大学校,除打仗以外,还可做各种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八年中,各个抗日根据地,我们不是这样做了吗?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教“四清”运动;“四清”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样,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但要调配适当,要有主有从,农、工、民三项,一个部队只能兼一项或两项,不能同时都兼起来。这样,几百万军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
同样,工人也是这样,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四清”,也要参加批判资产阶级。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等。
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同时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
以上所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意见、创造发明,多年以来,很多人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至于军队,已经这样做了几十年,不过现在更要有所发挥罢了。
毛泽东
一九六六年五月七日
这封信中毛泽东理想的社会蓝图是:人民解放军、工人、农民等各行各业包括学生,在做好自己本分工作之外,都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从事农副业生产和开办工厂等等。这封信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它所指出的方向被称为“五七道路”。
毛泽东这封信由林彪转呈中央,5月15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这封信,并加批语指出:“中央认为,毛泽东同志给林彪同志的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划时代的新发展。这一思想,不仅对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反对帝国主义、现代资本主义、各国反动派可能的进攻,加强国防、贯彻人民战争思想方面,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8月1日,在决定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开幕的当天,《人民日报》发表了《全国都应当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的社论,将这封信的基本精神向全国公布。
在这个时候公布这样一封信,表明在毛泽东心中只有林彪才与他“志同道合”,才是他实现理想目标的亲密战友,这在更高层次上突出了林彪。
1966年5月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要林彪回京参加
1966年5月18日,林彪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有名的“五一八”讲话。林彪这个讲话的开场白很耐人寻味:“本来是常委其他同志先讲好。常委同志们让我先讲,现在我讲一点。我没有写出稿子,凭口来讲,有些材料念一念。”林彪当时是党中央第五位副主席,别人不讲,由他来讲,说明林彪在党内政治地位的上升。
林彪在讲话中大念政变经,他还污蔑彭真、陆定一、罗瑞卿、杨尚昆要搞反革命政变:“野心家,大有人在。他们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想推翻我们无产阶级政权,不能让他们得逞。有一批王八蛋,他们想冒险,他们伺机而动。他们想杀我们,我们就要镇压他们!他们是假革命,他们是假马克思主义,他们是假毛泽东思想,他们是背叛分子。毛主席还健在,他们就背叛,他们阳奉阴违,他们是野心家,他们搞鬼,他们现在就想杀人,用种种手法杀人。陆定一就是一个,陆定一的老婆就是一个。他说他不知道他老婆的事!(指陆定一的妻子严慰冰写匿名信揭露林彪、叶群的恶行之事,作者注。)怎么能不知道?罗瑞卿就是一个。彭真手段比他们更隐蔽而狡猾,使人家不容易看出来。”林彪还在讲话中大捧毛泽东。
林彪的这个讲话后又经毛泽东批准,作为中央文件发给全党。此时,毛泽东肯定已经选定了林彪这位“朋友”作为他的接班人。
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林彪地位的升迁
1966年8月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对中央领导机构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书记处进行了调整。政治局常委由七人增加到十一人,新增加的有陶铸、陈伯达、康生、李富春。顺序是: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最重要的变化是:刘少奇由第二位降为第八位,林彪的地位奇迹般地超过周恩来、刘少奇等人,排在仅次于毛泽东的位置上,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原来有五个常委兼副主席,这次全会并未重新选举党的副主席,林彪却在会后成为党中央的第一副主席,其余四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只任常委不兼副主席。林彪私下得意地说:他从小六上升到老二。
八届十一中全会明确宣布林彪为“副统帅”、“最亲密的战友”,内部讲是“接班人”。尽管当时强调这次全会的选举结果不对外公布、不见报,但当时参加全会的代表都清楚这样一个事实:毛泽东出于对中央一线领导的不满,否定和取消中央第一线,林彪正在取代刘少奇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
1967年8月18日,在天安门广场召开的“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大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出席了这次大会。在天安门城楼上,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站在毛泽东身边的不再是刘少奇,而是林彪。会上林彪发表了重要讲话。
8月19日,《人民日报》以《毛主席同百万群众共庆文化大革命》为标题报道这次大会,报道中写道:“毛主席和林彪同志肩并肩地站在天安门上,看着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毛主席和林彪、周恩来等同志在天安门上检阅游行队伍,不时地向百万革命群众招手致意。在举行庆祝游行的过程中,毛主席和林彪等同志在天安门上,一再向着广场上的百万群众鼓掌。”是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照片之一就是《毛主席和林彪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同百万革命群众一起,鼓掌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一切,已向人们清楚地表明中央在人事上已经有了重大变动。
同年9月24日,毛泽东在一次会上谈到召开九大问题时,非常明确地指出“接班人当然是林彪”。
如果说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的地位只是一种可能的话,那么,中共九大的召开和党章的修改,就表明林彪从此成为毛泽东正式的、合法的、无可争议的接班人了。九届一中全会的选举同八届十一中全会的特别安排一样,林彪再一次成为中共中央唯一的副主席,在政治局常委选出后,林彪的排名也是紧随毛泽东之后。
此外,有一批亲信为林彪歌功颂德,吹喇叭、抬轿子、造舆论。这对他权位的上升起了很大作用。总之,毛泽东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最终选择了林彪作为其“接班人”。
(摘自《解读林彪:“九一三”事件与林彪集团的覆灭》,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版,定价:4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