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咏竹的诗最早出于《诗经》,“籊籊竹竿,以钓于淇”,显示人们自古以来就以画竹咏竹表达心声。与竹有关的故事,则属晋朝初年的“竹林七贤”最为著名。七贤由于轻视当时的朝廷与礼法,时常聚于竹林之间饮酒高歌,纵情清谈,畅抒已怀。他们的形象,成为千古以来文人追求自由精神境界的楷模,也是远离世间荣华富贵的象征。竹子的笔直、性空、有节,也一直被视为全德君子的风范。
我读小学的时候,家中一楼上二楼的转角墙上挂着一幅墨色淋漓的竹子,落款人是“叶公超”。我每天上楼下楼都朝那幅画看两眼,印象好深刻。在外面看到竹子或读到“竹”这个字,总会自然地想到“叶公超”。后来我们搬了几次家,那幅画一直悬挂在明显的位置。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竹子,总是枝干修长而直挺,经历寒冬依然翠色盈盈,自成一片清幽美景。上了中学后,读到“岁寒三友”是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是梅、兰、竹、菊,又听母亲说起叶公超的事迹,我对竹就更为尊敬了。
叶公超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文学系,抗战时曾任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迁台后曾任“外交部长”,一九五八年出任“驻美大使”,深受西方领袖肯定。他的博学、诙谐与才气,赢得许多尊敬、爱慕与友谊,个人魅力十足,因此有“文学的天才,外交的奇才”之美誉。一九六一年因外交理念与当局见解不一,奉召返台述职,突然被迫离开好不容易打拼下来的外交舞台。七十年代著名的专栏作家杨子,对他有这样的评价:“既有器识过人、恃才傲物的名士风度,又是一个才华横溢而终为俗吏所谗的悲剧英雄。”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有类似的怀才不遇或生不逢时的悲剧故事。叶公超说凡是受外人压迫而个人心情不愿服从压迫者,就特别喜画竹,所以竹子可以说是反抗压迫的象征。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常以诗词绘画表达心中的意境,其中又以绘画最为直接而含蓄。宋元以后,文人更常藉画竹抒发心中的灵气。叶公超从小就学书画。
中国的第一部植物学的书《南方草木状》,将植物分成竹、草、木、果四类,竹本身就是一大类;晋朝的《竹谱》也以其不刚不柔,非草非木来说明它的独特性。
中国咏竹的诗很多,最早出于《诗经》,如“籊籊竹竿,以钓于淇”,显示人们自古以来就以画竹咏竹表达心声。
至于与竹有关的故事,则属晋朝初年的“竹林七贤”最为著名。七贤是指阮籍、嵇康等七位信仰老庄哲学的好友,由于轻视当时的朝廷与礼法,时常聚于竹林之间饮酒高歌,纵情清谈,畅抒已怀。他们的形象,成为千古以来文人追求自由精神境界的楷模,也是远离世间荣华富贵的象征。竹子的笔直、性空、有节,也一直被视为全德君子的风范。
二十多年前我与仁喜搬到阳明山定居,住家周遭竹林处处,每次走入林中漫步,空气清新而纯朴,让人有思古之幽情的感受。当阳光洒在竹林间,青绿的叶影好像有声音一样笔直穿透下来;当微风吹进竹林,则看到竹子能屈能伸、高风劲节的特性。所以走一趟竹林,总让人神清气爽,俗虑全消。
台湾高温多湿,适合竹子生长,品类多达六十多种,可以说是“竹繁不及备载”,但可生产食用笋的只有麻竹、桂竹、绿竹、孟宗竹、轿篙竹、刺竹,还有列为管制采收的高山箭竹等。绿竹笋的纤维细致,是台湾笋类中风味最特别的。孟宗竹所产的冬笋,则是冬季最珍贵的天然食材。轿篙竹的笋,质地较软,通常在采收后立刻入水煮熟,装入铁桶密封后运到市场贩售。刺竹笋味略苦,煮熟去苦味后可做酸笋与笋干。不过刺竹最大的功用是做防风林或防护林。台湾早年有许多村庄名“竹围”,其四周种的都是刺竹。高山箭竹是极为少数的包箨矢竹,分布于高海拔一千八百至三千八百米之间,竹竿纤细坚韧,竹笋的箨叶到长大成笋都不脱落,靠地下走茎蔓生。阳明山的小油坑一带也盛产箭竹,附近居民采摘箭竹笋贩卖长达数十年,很受当地餐厅和游客欢迎。阳明山的箭竹高度不及一米,笋子特别鲜嫩,后来虽有移到别处种植,但成长后比原有的粗大,笋子也比较硬,肉质无法跟阳明山上的比拟。
竹子除了在精神上代表一种不卑不亢的风骨,清朝时代的诗人郑板桥写过“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也描绘出竹子的一种简约意境。竹在实际生活上也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植物,几乎全身都可利用。除了可以作围篱,叶子也可以包粽子,鲜嫩的竹笋可食用,也可以就地剥叶,蒸煮与发酵,再曝晒后做成笋干。“新笋已成堂下竹”之后,所有的竹子都可作建筑、工艺品、家具的材料。台湾乡下以前有很多“竹管厝”,就是随地取材竹子盖的。家里的桌子、椅子、床铺、婴儿车,童玩、竹编篮、纸张也都可以用竹子做。还有农田里用的篓子,清扫用的扫把,饭桌上的罩子……处处可见竹子融入人类的生活中。
竹篮子或竹篓子,不止实用,也展现编织的设计艺术与技巧,充分显示线条造型的多样性。每一个中网女人的厨房,或多或少都有些竹篮子,用以装针线、水果、干货。我四处搜集来的篮子篓子,每一个都有不一样的功能与背后的故事。
还有一种我最喜欢的竹制抱枕,不但实用而且具有想象力。它是用细竹篾编成长方形,中间空的,有点像枕头,但比枕头瘦,是以前没有冷气的时代,睡觉时习惯抱个东西的人的恩物。因为抱着人太热,就发明了这样的竹抱枕,取名“竹夫人”,多么传神呀!
竹子还有个最大的特性是生长快速,不像木材需要种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才能使用,因此近年来它被视为环保材料,研究开发了不少新功能。例如含有天然矿物质的竹炭,是一种多孔质材料,可调节湿度与水质,也可释放远红外线。这种全新的材料,不但可应用在建材上,也可做布料、,毛巾、衣服等等,真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材料发明。
回头说竹笋,它是中华料理独有的食材。各式各样的笋干,光以形状而论就有象鼻笋、扁尖笋、针笋等等,产自不同的地区,也依据各地的饮食习惯烧制不同的美食。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发明的东坡肉流传至今,但他说过一句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殊不知把笋干与猪肉炖在一起,那人间美味是足以让人俗而不悔的。
各种笋或笋干烧肉都很好吃,笋干最好先用洗米水浸泡一夜,比较容易煮透,配以三层肉炖煮,越久越入味。我阿姨烧的笋为玉兰笋,来自盂宗竹,她一次总烧上一大锅,烧好放冰箱,待冷却后撇去上面的油脂。阿姨讲究保养,担心玉兰笋的纤维较粗,怕我们的消化道受不了,所以每次都有配额量,端上桌的时候只上一点笋,据她说,肉的味道都到笋里了,笋比肉好吃。那宽厚的玉兰笋入口,真的分不清那是肉还是笋,明明是肉的味道,口感却是笋。她那一大锅,在冰箱越放越好吃,有时她还会在快要吃完的时候,把剥了壳的水煮蛋放进去卤汁,卤出来的蛋还带着笋香呢。
上海人的最爱则是扁尖笋,以浙江天目山出产的最为有名,是用当地的乌鸡笋等经过盘卷,敲打至扁的形状,加盐腌制晒干而成。好的扁尖笋,摸上去时,盐霜不会沾到手上,好像是笋自然结晶出来的,色泽青黄带翠,笋身结实,略带清香。我阿姨买了扁尖笋回来,总在煮前再曝晒过,她说台湾气候潮湿,含盐分的东西较容易吸水长霉。她还会用摸笋的温度来判断是否快要发霉呢。扁尖笋不能用切的,要用撕的,成条状后泡在水中一阵子才煮,放鸡汤中则鸡汤有一股清香味,若放在烤麸中,则让面筋与冬菇都有香味,是素食最好的味觉来源。
我家附近的竹林都是绿竹,夏天采收绿竹笋的季节,清晨五点就要提着手电筒到竹林去,因为蚊子很多,脚上还得穿上可挂蚊香的笼套。那时新笋还没窜出来,看到地上一坨湿润的土,从旁边挖下去就是一支鲜嫩的笋。采收竹笋时不要让笋出土,是因为一出土就可能会苦。
绿竹笋的特色是清香鲜美,煮绿竹笋必须连外壳洗净,放入过顶的冷水里,也有人会加上一碗白米或米糠与两根干辣椒借以去除苦涩,以大火煮滚十分钟,然后再以一斤约加一分半钟的时间焖煮,熄火等待冷却,让笋壳的清香气味浸入笋肉中,所以什么也不用加就是人间美味。切成小块蘸美乃滋或酱油吃各有滋味。切丝与肉丝混炒或切片煮汤,也都甘美可口。如若煮汤,当地人会选用比较深的土盖的笋,通常尺寸比较小,这种笋煮的汤,更为甘甜爽口。但若看到笋头冒出绿色,表示此笋出土一段时间,则最好把外壳剥掉再煮,这通常就是切丝炒肉丝或豆瓣酱。笋尖的部分通常都顺切,底部则要横切,这样比较容易入味。
每年绿竹笋盛产的季节,我都会煮一大锅,待冷后放入冷冻库,季节过了,想吃就可以拿出来打牙祭。知道人间有此尤物,如果食无竹,就觉多么无味。而有竹斯有笋,如果有一天能与苏东坡比邻而居,我一定告诉他:“居有竹,食有竹,不瘦不俗不离竹。”
(摘自《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新星出版社2011年9月版,定价:4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