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社会广角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2年11月01日 星期四

    BBC真相:一位记者的历程

    【英】罗宾·艾特肯 著 马建国 译 《 书摘 》( 2012年11月01日)

        每个新闻机构,报纸也好,广播电台也好,电视台也好,都有自己的内部文化,这种文化反映了记者的观点,也给他们的报道加了一层厚厚的主观色彩。在BBC苏格兰中心,这种内部文化是偏左的。作者曾就职于BBC,任记者和通讯员。在BBC任职的25年中,担任过从“当地新闻”到“今日”栏目的所有职务。

        可以说,BBC的每位记者都是带着公司的良好声誉工作的。不幸的是,全世界对这些BBC记者的好感也让他们沾沾自喜,自鸣得意,BBC的很多记者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但一旦他们的这种自信与公司很强的集体“路线”合到一起,一条重要新闻就很可能会被严重地扭曲。广播电视记者,事实上针对所有的记者,都是通过文字或图像构筑一种表述框架,让受众通过这个框架对新闻事件做出自己的判断。由于BBC身负盛誉,很多人相信BBC记者选择的表述框架。问题就出在选择上,因为BBC的竞争对手也可能会对同样的新闻事件选择另外一种表述形式,一种同样有效的形式。所以说,减少不必要的复杂性——屏蔽掉令人眼花缭乱的细节,呈现清晰的故事就成了记者最重要的功课。但这往往会破坏真实性,因为现实本身就充满着各种复杂的动机、没有预料到的后果和偶然巧合等等。对受众而言,原本想把故事清晰呈现的记者很可能会弄巧成拙。    

        比方说我在20世纪80年代曾供职过的BBC苏格兰中心,那里的记者所报道的苏格兰经济和社会状况似乎从来都是灰暗的。BBC驻苏格兰记者对苏格兰当时接二连三的工厂倒闭现象似乎从来就没有什么好口气,好像总在不厌其烦地唱挽歌。对苏格兰当地最大纸浆厂的关闭如此,对苏格兰一家大造船厂的关闭如此,对苏格兰拉文斯克莱格钢铁厂的倒闭报道也如此。BBC对苏格兰报道的口气显示其似乎对苏格兰政府有深深的敌意,报道好像总在关注当地的工业下滑、社会困境和政府的漠不关心。苏格兰人当然不会指责英格兰人故意打压苏格兰人,但是我们总能从他们的报道中感受到这种信息。

        BBC记者描述的苏格兰是一个糟糕的社会——这是一个被一群贪婪的人维系的冷漠政府毁坏了的世界。但事实是,苏格兰当时正在经历一场产业革命,旧的产业倒了下去,新的诸如电子、石油和金融产业正在兴旺发展,并且快速增长,快速国际化。当时也有人讨论电子、石油和金融产业给这个社会带来的乐观情绪,但BBC主流关注的仍然是产业的退化和失业等问题。当时如果有哪位BBC记者在编辑室说他相信政府在做好事的话,他肯定会被当成笑柄。  

        每个新闻机构,报纸也好,广播电台也好,电视台也好,都有自己的内部文化,这种文化反映了记者的观点,也给他们的报道加了一层厚厚的主观色彩。在BBC苏格兰中心,这种内部文化是偏左的。保守党被BBC记者们描述成一个背叛的政党。然后,我必须说的是,我那些在苏格兰的同仁们总体上刻意歪曲了他们的政治报道。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在故意欺骗,甚至是有什么阴谋。这是由于当时的内部政治文化使然。我们报道那个世界的方式是基于“这个组织里的记者大多数人是这样看待世界的”。这是一种机构性的歪曲,对身在其中的多数人而言很难察觉——除非你碰巧属于那个有不同政治观点的少数派。BBC的编辑室中弥漫着一股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情绪。    

        虽然公司认为公正性是崇高的目标,但在20世纪80年代,BBC苏格兰中心的内部政治文化根本就没有公正可言。事实上籍人类固有的偏见和不完美的局限性,想要达到公平是很难的,但却有人天真地想象着BBC伦敦总部似乎很接近公正。BBC广播节目以它浑厚而带有磁性的声音给人以可信的感觉。上世纪80年代时,BBC伦敦总部大楼的三楼是BBC广播演播中心所在地,中心昏暗、拥挤、杂乱,但人们似乎很乐意置身于这个狄更斯笔下描绘过的工业革命时代的龌龊环境。演播间里人们情绪高昂,他们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广播机构——当然,BBC电视新闻也很傲慢。    

        广播中心里的同事间有一种同志式的亲情。当时的广播中心记者多是中年男子,业务相当熟练。同事间对文字稿相当认真,有时近乎学究,一个小小的语法失误可能会招致责任编辑的责骂,如果哪个人出现了事实性错误,那就等于出了大差错。当时大家关注的是新闻中不能出现评论,大家的精力都集中在使消息事实准确,不得让受众在接受新闻时有“评论”的感觉。在新闻中插入评论被认为是不可饶恕的。那时的新闻似乎没有什么色彩,也近乎枯燥,但比枯燥更加糟糕的变化似乎正在酝酿之中。  

        1987年,约翰·波特被任命为副总编,辅助麦克·契克兰。当过BBC会计师的契克兰是管理公司的行家里手,但他对节目制作一窍不通。波特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高手,他在格林纳达事件当时制作的“周末世界”新闻节目很有影响。  

        如果BBC的记者里有更多波特的门徒的话,日后BBC的发展肯定是另外一个样子。这个后来被人称为“波特主义”的变革开始很缓慢,但最终公司内部到处都能感觉到。波特认为,记者已经是某个方面的专家,应该给受众含有更大信息量的新闻。    

        我到BBC的“货币专栏”后认真地研究了“波特主义”。这个开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栏目有一大批很忠实的观众,特别是在周日晚上观众非常多。但波特对这个节目不屑一顾,他希望这个栏目有更多的分析,而不单单是事实。新的节目风格是毫不妥协,比方说,报道电力私有化的新闻,首先记者要写出节目的梗概,在被采访人还没有开口说一个字之前,一个详细的故事梗概就已经写出来了。我们先写一个分析报告,或者请专家撰写一个分析报告,之后开机采访的任务就是保证被采访的实际情况与我们事先撰写好的报告一致。  

        所有这些都与波特的哲学理念一致。在自传体著作《更艰难的道路》中,波特写道:“节目制作人和记者在被撒出去着手采访之前,他们就清楚地知道自己去干什么,也许他们失去了自我探路的自由,但坚守了自己的信念。”波特的理念受到了不小的阻力,但在“周末世界”和“货币专栏”里,尽管记者们多有怨言,最后还是顺着他干了起来,他的理念也渐渐成了新的规范。然而,这种做法与BBC倡导的公正性理念格格不入。这个采访报道程序似乎有些虚假或流于说教,与BBC的传统公正性原则背道而驰,它甚至不允许不同意见出现,而且还假装我们的分析好像很客观。事实上,这些分析只不过是我们赞同的观点罢了。那些与我们的分析结论相反的观点通通被我们抛弃了。结果就是,BBC的所有文字稿都掺入了我们的观点,就像你读《卫报》或《独立报》的评论一样。  

        波特和他的得力助手们认为,电视新闻是有自己“要解释的使命”的,但这最终被解读成:电视新闻可以加入评论。事实上,加入评论不是一种选择,而成了一种必须的责任,即使新闻中出现了什么有代表倾向的评论,他们也根本不在乎。事实上,在BBC内部,绝大多数的人是持左派观点的。在错综复杂的外部世界里,BBC正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发现一个新的、上升的不列颠,但“货币专栏”的办公室里似乎永远是经济寒冬。这个栏目的人好像永远生活在一个阴暗、龌龊的社会底层,在他们眼中,英国政府进行的私有化进程注定要失败,所有的就业计划似乎都是那么冷漠,所有的政府投资项目似乎都是为了满足那些金钱大佬们的欲望。  

        这是一种傲慢的新闻哲学。人们的内心深处传递出一种信息,似乎政府根本就不懂经济管理,而对于解决经济上所有难题的答案,BBC的高级知识分子们都成竹在胸。

        波特新闻理念的另外一个方面对BBC也具有很大的影响,那就是把新闻和时政节目合二为一。在喜欢整洁的波特看来,把这两者分开本来就不合乎逻辑,也是一种浪费。早在1975年,在他给斯万的分析报告中,就阐明了这个观点。当时的BBC高管们成功地看透了他的建议。在波特看来,他们也就是吹毛求疵、保持现状的官僚。但在1987年,对波特的任何抵制都显得徒劳,一个新的部门应运而生。那是一场改变BBC新闻本质的改革。  

        所有记者都知道新闻的五个要素,也就是五个W:Who,What,Where,When和Why。只要回答了这几个问题,你就算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受众做了一个清楚的解释。五个w中,前四个是对事实的交代,但第五个,也就是Why,是把记者的任务从收集事实转换到解释事实上。在传统上,BBC的新闻节目只把自己局限于交代事实,回答Why被认为不是记者的分内之举。比方说在政治新闻上,解读事实就不应该是记者的事。最安全的是,记者提供事实,让受众自己去找对事实的解读。    

        波特对这种新闻理念并不认同。“解释新闻的任务”意味着新闻首先被模糊,甚至完全被遗弃了。如果把现今的BBC新闻与20年前的新闻相比,这个差别就清楚可见。现在的新闻简报栏目通常包括评论,而在20年前,新闻中甚至连形容词都被人怀疑,形容词被认为是不允许出现的,当时的标准是“陈述的新闻能否与事实本身相符”。这种变化使BBC新闻更富有色彩,有不少人认为,也更有趣味,但这样,观点显然不能够保持客观,也不能保持公正。    

        从组织上来说,这种改变的影响迅速显现。BBC新闻台的一位资深主持人在20世纪80年代曾告诉我说,新闻节目突然从诸如“晚间新闻”转进来了一大堆年轻人。而所有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在波特走马上任担任总裁并把“九点新闻”栏目一个聪明、精神的年轻人安排到新闻节目的领导岗位后出现的,这位青年叫托尼·豪尔。豪尔是个聪明的年轻人,属于那种牛津剑桥派的左翼人士。他之所以走上领导岗位,是因为他从左派的观点出发写了一本讲述英国煤炭产业历史的书《煤炭之王》。不少豪尔以前的同事都跟随他进入了新闻节目。 “九点新闻”几乎被这些人搞成了“晚间新闻”,有不少人被从时政新闻栏目挖了过来。当时,几个老套的新闻栏目仍然保留了下来,但最终还是被取消了。

        后来,我又问这位资深主持人,他个人是否认同这些变化。他回答说:“我自己不介意这些聪明人的做法,因为他们的做法多少与我的想法一致。我也不在乎加什么上下文,我只想对这些新闻从右翼的角度解读,而不是左翼角度。我只是想,‘我想要这些东西’……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卑鄙的想法,我只觉得这理所当然。”  

        这就是所谓的“波特主义”对一个基层新闻工作者的影响。对他而言,波特带给BBC新闻的变化是根本性的,新闻部把波特主义当成了自己的立身之本。BBC新闻已经不再是对发生事实的记录,而是要给观众扮演做向导或解说员的角色。新闻界对“波特革命”有不少评论,但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没有说中要害。他所要的新闻事实上摈弃了传统上被新闻人当做赖以生存的所谓“老式、枯燥的”事实报道规则。有鉴于事实可以“被所有方面认可”,而“上下文”却是油滑、易变的,BBC的所谓公正性就面临更大的压力。在其后的十年时间内,BBC内部发生的一切证明了这些新观点具有何等的腐蚀性。

        (摘自《我们能相信BBC吗?》,新星出版社2012年7月版,定价:26.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