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百科视野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2年09月01日 星期六

    我的视角

    ——英国景观设计文化特点分析

    曹福存 《 书摘 》( 2012年09月01日)

        本文是作者在牛津访学期间的一次演讲,他从专业的角度对英国景观文化特点加以分析,并讲述自己的体会与见解,这对我们或许有一定的启迪。

        首先感谢牛津学联的邀请,给我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考察学习成果。我来自辽宁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是辽宁访学团八名成员之一。由于我本人的专业是景观设计,所以我来到英国以后就非常关注英国的景观设计现状,目前为止,我大致拍摄了近三万张照片,为什么我的讲座题目选择“我的视角”为题,原因就是想通过我拍摄的这些照片来讲述英国景观文化特点。

        中英景观特点对比及其联系

        一般来说,世界园林体系大致分为三类:东方园林、西亚园林、欧洲园林。东方园林以中国为代表,同时还有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西亚园林古代以波斯、伊拉克等为代表;欧洲园林主要以意大利、法国和英国为代表。中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之称,传统的文化为中国园林的意境美创造了先决条件。

        我在这里主要从气候条件、生活方式、审美价值观、思维方式、地理条件等几个方面来讲述一下中英两国景观设计特点对比及其联系。

        首先是气候条件方面,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等气候类型,复杂的气候条件形成了我国雪山、沙漠、森林等自然景观。虽然英国位于北纬50度至60度之间,但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属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且每天的天气多变,因此人们常说“英国只有天气,没有气候”。中英两国气候的差异是造成两国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

        其次就是生活方式的差异。我国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以农业为主,而英国主要以畜牧业和渔业为主(图1),因此呈现在我们视野中的第二自然就出现了不同的景观效果。

        再者就是审美价值观方面。我认为我国人们目前的审美价值观为感性的现实主义,而英国国民的审美价值观应该确切地说是理性的浪漫主义。这是我的观点。

        最主要是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造成景观设计的不同。我国人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受儒家、道家、佛家这三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就拿墓地这一空间类型来说,我们总是把居住空间与墓地截然分开,而英国人的思维方式受基督教等思想影响,教堂就在人们生活的居住区中间,而且教堂周边就是墓地,并没有这种墓地的恐惧感,我看到有些人带着小孩在墓地中停留,甚至有人在墓地里静坐休息(图2)。而在我国绝不会有人带着孩子经过墓地的,这就是观念不同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不同,最后造成景观空间类型不同,同时也是空间类型分布区域不同。

        最后就是地理条件的不同也是中英景观差别的原因之一。我国的长江全长6397公里,黄河全长5464公里,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而且山峰多因景色不同又赋予其不同的文化意义,如五岳、四大佛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等。而英国的最高山峰本尼维斯山,它的海拔是1343米,第二高的山峰是斯诺多尼亚,海拔1085米;塞文河全长338公里,泰晤士河全长336公里。我在苏格兰拍摄的瀑布已经是英国的大瀑布了。不同的地理条件当然就会有不同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说明我们进行景观设计所考虑的自然元素也会有差异,继而会形成不同的景观特征。

        英国景观现状及其文化特点分析

        英国景观现状分析

        关于英国景观现状分析,我想主要从英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乡村景观、公园(国家公园,自治公园,游园)、街路景观、校园景观、公共艺术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说明,这几种景观类型基本也说明了英国景观现状,同时也对英国景观文化特点进行一下分析。

        截止2009年,英国共有28处世界文化遗产,我考察了大约15处,我感觉英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中文化遗产所占的比例较大,而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截止2009年我国共有38处)中自然遗产的比例明显比英国的自然遗产比例大,我认为这就是我国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的原因。英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多以场所中的构筑物为主,以此来说明场所的文化含义(如图3是Ironbridge Gorge景观)。

        在旅游和自己考察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也拍摄了大量乡村景观照片,由于英国是以渔业和畜牧业为主,再者就是英国的气候较好,草坪四季常绿,所以乡村景观优美,草坪、牛羊、起伏的丘陵组成悠闲美丽的田园风光。这是我在湖区考察时拍摄的照片(如图4)。

        自1951年建立第一个国家公园Peak District开始,目前英国共有15个国家公园,其中英格兰10个,苏格兰2个,威尔士3个,从地图上看,这些国家公园基本是分布在英国工业大城市周围,从南部的Exeter,Southampton,经过Bristol向北发展,涵盖了Birmingham, Liverpool,Manchester, Sheffield,Leeds,Newcastle这些英格兰的老牌工业城市,直到苏格兰Glasgow。

        英国的皇家公园主要有8个,都集中分布在伦敦市区,两个较远的是Richmond Park(1307)和Bushy Park(1433)。公园设计都是以自然为主,没有过多的人工装饰设计的痕迹。在公园植物配置方面,大尺度范围内均是自然式布局,而且是植物往往是沿场地周边布置大乔木,用大乔木围合空间,然后是开敞的草坪。只有在公园(Park)中的小游园(Garden),人工装饰设计痕迹很重,而且往往是规则式布局。

        关于英国的校园景观,我考察了牛津大学的45所学院。剑桥大学的其中15所学院,还有谢菲尔德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校园等,我认为与我们国家大学校园不同的除校园建筑风格外,主要体现在校园空间布局上,几乎所有校园都采取用建筑进行空间围合的形式(如图6),这样建筑的外墙就是我们大学校园的院墙,校园内部空间就显得独立、整齐,同时也使校园空间利用最大化。

        同时我还非常关注英国城镇的公共艺术方面,就拿街道指示牌来说,我们国内的街道指示牌上标明的是街道名称,而英国街道指示牌上标明的是场所名称,也就是我们说的单位名称(如图7),而且指示牌在形式、色彩上也有变化,每个城镇的指示牌并不是相同的模仿。这说明英国景观设计方面主要体现在细部设计上。还有公共空间的座椅也是形态各异,富有变化(如图8)。

        英国景观特点分析

        “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这是保守党领袖斯坦利·鲍德温的名言。

        “要是你对伦敦厌倦了,那么就是对人生已经厌倦了。”当18世纪英国文豪约翰逊说出这样的话时,他口气里透着身为大英帝国公民的自豪。

        以上两句话说明了英国景观的特点就是自然式的田园景观。英国园林设计师在营造自然风景园的同时,追求更深的层次、更浓郁的诗情画意,力求使自然风景园达到图画式景观,并使这种图画式景观具有更浪漫的气质,有些园林甚至保存或制造废墟、荒坟、残垒、断碣等,以营造成强烈的伤感气氛和时光流逝的悲剧性。

        由于英国城市化程度很高,城乡差别不大,基本是城乡一体化,加之城乡建筑风格无差异(或差异不大),城市与乡村的居住空间基本一致,城市与农村的差别就是商业空间的差别,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对历史建筑的保留都非常好,所以每座城市都是一个博物馆,是过去与现在并存的空间,所以英国的景观除了具有空间性外,还具有强烈的时间性。

        影响英国景观的主要因素分析

        讲到影响英国景观的主要因素分析方面,我认为主要受自然因素、生活方式、文化审美、制度文化等方面因素影响。刚才在前面讲述中已经说明了英国自然因素、生活方式、文化审美等特点,英国的田园文化为英国的自然式园林景观创造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风景画是英国自然式园林景观的产生、发展原型(如图9)。英国自然式景观形成同时还有赖于完善的制度做保证,英国在制度文化方面,在不同时期制定了相关法令和法规,例如,1926年,英国的乡村保护协会,1935年的《限制带状发展法》,1947年的《城乡规划法》……等。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选取了小部分照片给大家展示一下,也算是我来牛津访学的一个总结吧。

        (摘自《牛人牛语:中国学者牛津讲演录》,同心出版社2012年5月版,定价:39.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