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社会广角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2年07月01日 星期日

    防止环保邪教化

    咸聊 冯好 《 书摘 》( 2012年07月01日)

        谈论环境保护一定先要弄清:究竟是资源在掠夺人类,还是人类在掠夺资源?

        环保运动只是一场圈钱的商业策划

        垄断企业通过推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获取暴利,这个是全球性的问题。但这么简单的问题难道人们都看不出来吗?也许各位读者手头没啥资料,但是,你只要在网络上稍微查一下,就会知道中国开采一桶的原油成本才4.376美元;而在伊拉克开采原油的成本就更低了,1.4美元一桶。这些基本数据是隐瞒不住的。那么这么低成本的东西,如何把它卖到100美元以上,而又能够让大家欣然接受呢?这就需要策划公司的设计了。

        对于品牌策划,前几年大家都听说过欧典地板,他们通过品牌的宣传,寻找到市场的契机,把一百多元钱成本的东西,卖出了1万元每平方米的价格。后来大家又听说了达芬奇家具,虽然他们遇到了挫折,也许最终会失败,但有更多的人、更多的品牌却实实在在地获得了成功。

        所谓品牌策划,通俗点说,就是讲故事,把一个故事讲到你的心坎里去,让你打心眼里认可它,记住它的牌子,并且愿意为这个故事而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这个商品。

        当然,如何把廉价的原油卖到如此高的价格,又让市场欣然接受这个价格,就不是一般的策划可以做到的了。我从不相信什么阴谋论,但我们不妨把整个形势的发展过程一步步描述出来,让大家自己去体会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环保运动的一些有趣的联系。

        原油是工业生产的必需品,这是不需要做广告宣传的,这个策划只需要让人接受它的价格即可。这个策划中,首先要做的是,实现原油供需的紧平衡,就是说要控制产量,这个社会的发展需要多少原油,你就只能够生产多少出来,保证供求关系不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这个是前提。1960年欧佩克这个全球最大的垄断组织成立,通过计划控制成员国每天的原油产量,让这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得以实现。

        拥有了控制价格涨跌的能力,接着就是如何让大家接受更高的价格了。我们知道,哺乳动物都有天生的储备食物的本能,源自其对未来可以预知和不可预知风险的恐惧和预防,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记录在基因里。

        这时候,我们开始听到一个声音: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按照这样的速度开采下去,只要30年的时间就会被开采完。这里我们要强调一下,这个声音至少在二十多年前就发出了,记得小时候听到这个知识(强调一下,这可是知识哦,不是新闻、不是广告)时,我由衷紧张了好一阵子,虽然我当时并不知道石油具体有啥用,但我知道某个东西以后会没有了,并因此感到了恐惧。

        很遗憾,30年过去了,我查查新闻,还是这么一条: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按照这样的速度开采下去,只要30年的时间就会被开采完。我就奇了怪了,30年前就是这句话,怎么过了30年还是这句啊?这句话当时是谁说的,我们无从考证了。

        30年后,我们不难看出,当初的所谓石油只能开采30年的言论无疑是个谎言,但这个谎言为何能得以盛行,现在我们却没有任何人去追究 “只能开采30年”的宣传。

        也就是在那个年代,当人们对现状和未来的忧虑被激发出来后,原油的价格就悄悄地开始螺旋式上涨。1970年,沙特官方原油价格仅仅为1.8美元/桶,但在两次石油危机后,到了1980年,国际油价爬到了30美元/桶。值得指出的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需要一定的舆论配合的。这里我们再提供一些70年代环保运动盛况的信息:1970年4月22日出现在美国的第一个“世界地球日”是美国环境保护运动走向高潮的标志;1971年绿色和平组织在加拿大成立。

        1979年,绿色和平组织内部开始出现经费问题,随着美国倡导保守主义的里根政府的上台,社会上的反环境保护主义势力也在抬头。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环保运动陷入低潮,原油价格就没有再继续上涨,全球经济总体上可以算是健康高速发展,直至21世纪初环保运动再次爆发。

        在八九十年代环保运动低潮的那几年间,绿色和平组织反对的是各国政府的核试验和过度的海洋捕捞;全球各主流环保组织主要倡导的是保护自然免受污染,保护物种免遭灭绝。

        莫让环保运动邪教化

        按照我前文所说,如今的环保运动只是一场规模庞大的商业策划活动,那么环保运动我们还要不要?人类该如何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呢?我认为我们要保护环境就要有科学的环保理念。

        所谓科学的环保理念,就是说环境保护是门科学,不是宗教,我们千万要避免环境保护的邪教化。科学和宗教有什么区别呢?科学的正确永远是暂时的、有前提的,它永远都在等待着人们去推翻自己,而宗教是绝对正确和不容置疑的。这就是科学和宗教的最大区别。至于宗教和邪教的区别,就在于其宽容性,正常的宗教比邪教相对更宽容一些。马克思主义本来是一门科学,但在苏联把它给宗教化甚至邪教化了,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而21世纪爆发的这场环保运动,令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环保运动的宗教化和邪教化的趋势,这是很令人遗憾的。

        邪教化的环保运动和所有的邪教一样,讲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他们搞什么世界无车日,教唆大家某一天都不开车;又搞什么地球日,一个连一个熄灯。汽车和电灯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他们能一辈子不开车、不坐车吗?他们能不点电灯吗?他们做不到,既然做不到,搞这个干吗?他们无非是要表达他们想回到原始社会状态的理想。但他们真正了解原始社会的人类生存状态吗?原始社会不是人类的天堂。所以这种环保运动是和科学对立的,是和人类社会对立的,一旦让这种邪教肆虐,会给本已经深入人心的环境保护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甚至误导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我认为保护环境不能通过阻止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式来进行,保护环境不是让我们回归到原有的生活状态。也许我们会想念儿时的青山绿水,每条小河都能让我们自由嬉戏的时代;我们留恋儿时的歌曲,岁数更大些的还喜欢唱红歌。这些实际上都只是人们对已经逝去的时光的留恋,对正在流逝的生命的眷恋。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你的儿时,家里有几个垃圾桶?我想所有的中国人当初家里都没有垃圾桶,我们只有畚箕,就是用手拿着一个把,扫垃圾那种东西,每个人的家里都只有一个畚箕。你们想想那畚箕里面能装多少东西,而现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要倾倒多少的垃圾,随着每个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产生的垃圾数量必然也成正比。记得美国有一个公司,专门为广告公司提供每家每户的垃圾信息。一般来说一个家庭所产生的垃圾越多,就证明这个家庭的消费能力越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们的生活水平正在提高,只要我们的生活水平越高,所制造出来的污染就一定会越多,每个人所需要消耗的资源肯定也就越多,我们人类自身就是最大的污染源。但我们必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必然会制造出更多的污染和消耗更多的资源,除非我们放弃这个追求,所以我们不能指望通过遏制人类对资源的消耗来保护环境。

        现在我们国家提出污染物的总量控制,要求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我认为是极度荒谬的。这种节能减排的方式是自掘坟墓,愚蠢透顶。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可以减少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量,可以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量,但我们的生活水平必须提高,我们的欲望永无止境,你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怎么控制?经济到底要不要发展?这不是发展模式的问题,而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

        那么对于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量和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量,是不是需要国家定制度来管理呢?我认为根本无需管理,因为市场本身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企业的资源消耗越大,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环境治理的成本就越高,你只要放开市场,让企业充分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高耗能的落后企业自然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没必要多此一举耗费人力物力进行管理。

        这时候有人就会问,你前面反对提高资源价格,现在又说资源价格高了有利于市场淘汰落后的产能,岂不自相矛盾?我前面反对资源价格的提高,是反对资源本身的裸价格,并不反对因为保护、恢复自然环境费用的提高所导致的资源开采提炼成本的提高。甚至,我也不反对资源税的征收,但前提是这些资源税征收后,在二次分配中能真正直接分配给民众,而不是打着专款专用或者民生的招牌,通过政府主导的工程,再次将社会财富聚敛于少数人。

        既然我们不能阻止人类消耗更多的资源,制造更多的污染,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得任由环境污染下去呢?肯定不是的。我们必须客观看待世上的事物,所有的污染源同时也是资源,污染制造的过程同时也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契机,我们不要把污染物当作一种负担,而要把污染当作一种资源来看待。比如,一个燃煤锅炉,它排放出的污染物越多,就说明它的燃烧越不充分,如何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使得燃烧更为充分,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我们不仅仅看到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一面,也应该看到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一面,这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别人看见烟囱里冒出的是黑烟,我看见烟囱里冒出的是一张张的钞票,思维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亦不同。

        我们的祖先懂得把人类的排泄物当作肥料,用于农业生产,而不是把它排入水体形成污染;发达国家把人类垃圾分类以回收利用;在美国甚至出现了专门对人们的垃圾进行分析,判断每个家庭经济、消费状况的信息公司。这些都是靠污染发展出来的产业,所以我们的思维不要老是停留在非黑即白的境界,不要把环境污染当作洪水猛兽,一味地进行封堵,而要把污染当作一个大力发展新产业的契机来看待。

        环境保护是门科学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而不应该一味地禁止和拒绝。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无比艰难了。极端环保主义者们对科学的态度实际上就是叶公好龙,把自己的无知当作高尚,这也是环保运动有可能走向反科学、反技术、反人类一面的原因。

        比如2011年日本发生的福岛核电站事故。自从福岛因为地震海啸灾害而引发核事故后,社会上就对核电产生了恐惧,在环保势力的压力下,德国甚至要求今后不再允许新的核电项目上马,我们国内也上演了一出抢购食盐风潮。恐慌源自无知,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看待核电呢?

        我们每个人都会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可那些拒绝核能的人为什么不想想,阳光是怎么来的。阳光就是太阳发生核聚变的过程中产生的啊。没有核能,又怎么会有我们人类呢?当然,我们目前的核电站是核裂变反应,其所可能产生的污染相对于核聚变更为严重一些。但是我们不可能等到人类能够完全掌握了核聚变的技术才去使用核能。

        对于核能的利用,无论我们采取多少安全防护措施,都只能降低风险的系数,而不可能杜绝危险的发生。就好比火对于人类,我们不可能因为它可能带来的危害,而拒绝使用,关键还在于如何对它进行科学的管理。虽然我支持使用核能,但我反对在河流的上游建设核电站。因为不管你有多少道的安全防护,发生危险的概率有多低,在江河的上游建设核电站,就如把一堆火放在干柴附近,无论你有多少道的防护,有多么严格的管理,把火放在易燃物附近这个举措本身就是个严重错误,这就是不科学的做法。在长江中上游建核电站,万一发生危险怎么办?我们还要不要长江了?还要不要整个长江流域了?很遗憾,这么原则性的问题,我们的环保主义者反倒无所谓了,为什么?这只能证明我们的管理部门和环保主义者都无知罢了。

        除了核问题,还有比较可笑的就是大连的PX事件。不就是一个二甲苯的生产线嘛,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地反对吗?那些反对者知道二甲苯是什么没有?对此我真的很无语了,二甲苯易燃易爆,有足够的防护距离就可以了,这东西长期吸入人体是有害的,会导致贫血,但偶尔闻到我觉得味道还很香呢。现在你真的把这些企业都赶走了,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不信走着瞧。

        很多地方政府都搞了什么高科技电子产业园,他们总觉得电子产业最环保,可是我要说电子产业的污染要远比那个PX严重得多。电子产业所排放的污染物中含有大量成分复杂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比其他工业的污染物成分复杂得多,治理难度也大得多。我不是反对发展电子工业,我只是对极端环保主义者和管理者的表现感到遗憾。

        环境保护是一门科学,所以我们讲保护环境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否则只会贻笑大方。科学精神的缺失,有时候不仅表现在劳民伤财的“愚公移山”。大量企业的内迁,就不单是劳民伤财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劳点民、伤点财没关系,还可以拉拉GDP。可我们前面说了,人类才是最大的污染源,内地是我们主要河流的上游,你非要把已经流往沿海的人口再拉回内地,当大量的人口聚集在河流的上游,其结果将会是什么?如果我们再在上游修筑水库,大量人员的排泄物在水库里发酵,其后果又将如何?人类总是会向河流两岸和沿海地区集中,全球都是如此,这有着其必然的规律,为何我们偏偏要逆潮流而动呢?前一阵子,我去了内地的某个村庄,看见家家户户门前都种着桂花树,花香四溢,人们都去城里打工了,村里修起了新房,散养的牲畜也少了,猪屎牛粪啥的都不见了,非常整洁,根本就没有当年农村的面貌了。我不明白这样的农村有啥不好的呢?为啥非要把它发展得像城里一样遍地高楼大厦呢?一个社会,多一点点科学精神,少一点点拍脑门的做法,可能真的非常必要。

        (摘自《中国经济大洗牌:未来10年中国经济如何转型》,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年3月版,定价:39.8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