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先生的《来燕榭文存二编》里有多篇“争鸣”文字,很好看。比如涉及到与止庵,与汪曾祺,与朱正等,当然有的争论是快活的,满足的。在此我们选编了与柯灵的“争论”。当年唐弢先生在黄裳先生《旧戏新谈》的跋文里面说:“看文章也就等于看戏,等于看世态,看人情,看我们眼前所处的世界,有心人当此,百感交集,我觉得作者实在是一个文体家。”六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判断对于现在的黄先生的文章依然是一个十分恰切的注脚。
《开卷》九卷五期有古剑《柯灵的信和诗》一文,“附识”中有涉及我的两段话,有云:“40年代中期,他(柯灵)任上海《文汇报》主笔和副刊主任,斯时,黄裳从重庆返沪,柯灵赏识其博杂,拉入《文汇报》任记者。私下黄裳称他‘恩师’,暮年因梅兰芳书稿事,而起‘笔战’,坏了友情,近似沈从文与萧乾,实乃文坛憾事。”对此,我有两点更正。
第一,我与柯灵交游颇早,最初是副刊编辑与投稿者的关系,偶有通信,自然以先生相称;后来逐渐熟悉,通信时就称“兄”了,从未在私下称之为“恩师”,亦未曾以“恩师”视之。老朋友、熟人而已。
其次,说柯灵赏识我的“博杂”,引我入《文汇报》,是事实,但说得不够真实、完整。1945年抗战结束,我滞留重庆,待机东归。此际柯灵介绍我加入《文汇报》,只寄来一盒《文汇报》特派员的名片,不支薪,以通讯稿计稿酬。与此同时,他和唐弢合办《周报》,也以旧友关系频频向我约稿、催稿,我确也写了不少。其时家母弱弟留居沪上,生计艰难,不能不拼命写稿,以济家用。稿费亦由柯灵转交。这都是细事,重要的是从上世纪40年代直至50年代后期,在柯灵心目中,我的“政审”(这是解放后才出现的“关键词”,其实是自古迄今,一直存在着的政治要素)是不成问题的。
上世纪50年代初,柯灵曾出国访问,在《新民晚报》发表过游记,柯灵要我注意一读,我因疏懒未能翻阅,至今抱憾。想那里大概有着对我的“好评”。又有一年春天,我们都在杭州,在巴金下榻的宾馆楼下大厅相遇。他催我赶紧到巴金的住房里去,因为有人在给巴金拍纪录片,不可失去这个好机会。我没有赶这个热闹,这都是对我善意的提示。又一次同在巴金处闲谈,座中有黄源。柯灵说起最早看到我的投稿,署着“宛宛”的笔名,猜想可能是位女作家。这时黄源插话:“大概又引起你的非分之想了吧?”于是谈话截然中断。这次他是想说明是他第一次发现了一个新作者的吧,这都是好意。
这以后就是发表了回忆《周报》的长文,把我从《周报》作者群中删除;又有劝我把抄家掠去的藏书,捐献或卖给图书馆被我婉拒后的回信。见面时依旧满脸笑容,一如往昔,但在《读书》上发表了想起梅兰芳的文章,从背后给了我一刀,我才恍然大悟,在笑脸后面藏着的是那么阴森可怖的“脸谱”,恰如川剧的“变脸”一般。
这以后就是古剑君所说的“笔战”了,文献俱在,用不着细说。近来读报,知道电影《梅兰芳》已经杀青,在梅家后裔(第二代只葆玖健在)的理解、同情下,写入了梅与孟小冬的故事。而当年我只不过在一篇小文里提起一句孟小冬,就被柯灵科以“恶意攻击”的罪名。当时在梅家,这确是一个禁区,曾几何时,情境竟有如此变化,是不能不引起无端感慨的。
当我与柯灵“笔战”正酣之际,在香港编副刊的古剑君来信索稿了。别无可写,就将论辩文寄了一份去,不料古剑不对我打一声招呼就将原文寄给了柯灵。投稿是否采用,权在编者,是天经地义的,但暗地向论争对方通风报信,却是史无前例的。柯灵因此说我企图将战火燃烧到海外去了。(大意如此,不及查对原文,有错当改。)没有好久,香港也回归了,总算使我免于“里通外国”之难。
此后矛盾的新发展,俱见葛剑雄教授文和我的《忆旧不难》,不再细说。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华东医院巴老的病房里。我去探望,正闲话中,柯灵带夫人陈国容突然闯入,笑容满面,一一招呼,好似彼此曾未发生激烈争论似的。我只能冷静相对,不发一言。我想,对待典型“口蜜腹剑”的人物,也只有此法。转了一圈后他们就匆匆离去了。巴老坐在一旁,目睹了这一切,这也是我与柯灵最后的一面。从此别了。
古剑君说他藏有柯灵手札十五通,并深佩其道德文章。对这些珍贵的遗墨,希望有机会“全录”,这是一件大好事,最好是影印发表,以免失真。我推测,什么“恩师”、“博杂’,之类,大约都取之于柯灵的原话,知人论世,是不能不求之于原始文献的。不知古剑君以为如何。
(摘自《来燕榭文存二编》,三联书店2011年12月版,定价:3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