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社会广角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2年02月01日 星期三

    西部村庄纪事

    路 生 《 书摘 》( 2012年02月01日)

        从甘肃省靖远县五合乡南行30里,便来到了一个叫蔡家塬的地方。和中国的其他许多地方一样,这个地名也充满了浓厚的旧社会家族气息。七十多年前,村子里的人为躲避旱荒和饥馑而迁到了这里,而今天,还是因为旱荒和饥馑,他们又将不得不迁往别处。

        站在苍茫的蔡家塬上,向北看就是当年岳飞《满江红》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中欲踏出缺口的贺兰山;向东看则到了宁夏固原境内;向西望去,便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黄河了。而塬下的平川若不是现在住了很多人,在料峭的寒风中一定会让人联想到大漠来。我要去的是塬上一个叫尧庄的村子,村子里38户人家,从东到西像一盘散落的残棋,互不干涉却又息息相关。          

        尧庄小学:困境中的艰难生存

        若把尧庄当成一只大鸟,那么,村东头和村西头的三十多户人家,就是这只大鸟的两只翅膀,而尧庄的学校就位于大鸟的中间。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来到了尧庄的学校。这天是学校开课后的第三天,3月3日。钟声响过之后,校园里传来了学生们朗读课文的声音,时而整齐、时而嘈杂。村里的人们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出门了,因为还没到春耕时节,大家都显得有些散漫。习惯了劳作生活的人们,这时,他们的出门并没有明显的目的性,有的人甚至只是为了到田埂地头上转一转、看一看,而有的人则是为了拾些驴粪来烧火做饭,或者与某个人远远地闲唠上几句。    

        尧庄村的小学只有四十来个学生,都是一至四年级的。因为只有一栋校舍,四个年级只能合用两个教室。学校有5名老师,除校长沈渭华外,剩下的4名全是民办教师。沈校长告诉我,他已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了,现在他带的学生大多是以前他带过的学生的孩子。他是2001年才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他说,这个学校以前是个戴帽小学(有初中的小学),学生近二百人,老师也有十多个。后来,人们搬迁,学生少了,学校也被拆去了一大半。那时,学校有食堂,还有一部分初中的学生住校,不像现在。    

        我看见,学校土夯的围墙有好几处已坍塌了,学校原来砖砌的大门也不知被谁掀翻了,空荡荡的操场上立着两个早已不能使用的篮球架,像是学校一面破旧的招牌。村民们传言学校要扩建,但沈老师说他一直没有听到这方面的消息,他说这不可能,因为大多数人已搬走了,这几年国家搞退耕还林,尧庄居民可能要全部搬走,再在这里修建学校没有多少意义。    

        在沈老师的引荐下,我见到了学校的许存叔老师。他个儿不高,清瘦,头发有些长,脸上土苍苍的,整个人往那儿一站,仿佛一杆风尘仆仆的竹子。他在这个学校当民办教师已经十多年了,但直到现在还没有转正,主要是没有文凭。为此,他参加了自学考试。他说,16门课,要让他这个四十多岁的人一下子拿下来,真是有些难。许老师家先前也住在附近的村子里,后来,他响应政府的搬迁政策,于十多年前把家搬到了塬下的川地里。因为民办教师带课工资低,以前只有几十元,现在也只有二百多元,搬家之后,因为交通不便,他在家里干了几年农活,后来,身体有了病,干不动农活了,只好重新来教书了。沈老师对我们说:“这二百多块钱挣得不容易啊!”许老师每星期都得走几十里的山路来学校上课,他说骑自行车吃力得很,骑不动了。前年,他把家里养的几十只羊卖了,买了辆摩托车。    

        许老师的摩托车就放在办公室里,摩托车的前方是一个砖垒的格档,里面装着些煤。格档的旁边是一面土垒的火炉,炉后是一面土炕。许老师平时工作和吃住都在这里,因此,这间房里除了摆满了学生作业本和教科书的办公桌之外,还有一张放着锅碗瓢盆的桌子,室内墙壁曾用白灰粉刷过,但如今好多地方早已变得斑驳不堪了。许老师把有些地方用白纸重新裱糊了一下,与先前的墙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和我聊天的时候,许老师把炉子下的炉灰扒出来,一点一点地向外捡那些还没有完全烧透的煤。他说,学校拉一车煤不容易,每星期给老师分的煤也很有限。    

        学校没有食堂,许老师每天都要自己做饭,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可以回家。有时,一个人懒得做,也只能开水泡馍凑合着过了。他说,不知为啥,这几年尧庄人越来越穷了,有的娃娃上学,家长连学费都拿不出;只能到学校来欠,欠下的又一年半载还不了;还不了,他们民办教师的工资就一年半载拿不上……

        许老师向我讲述这些时,室外突然刮起了风,尘土从门窗的缝隙里钻进来,落在他面前办公桌上那堆积如山的学生作业本上。我们注意到许老师的头发有些脏乱,发丝间分明可以看见一些细微的尘沙。风在窗外号叫,天地间一下子变得昏暗起来。许老师对我们说,这些年就是这个样子,一刮风,黄土就乱蹿,老是尘土飞扬。之后,他又对我们说,学生开学了,他在塬下的镇上买了一双30元的皮鞋和一条20元的裤子。他说不能穿得破烂了,要不,在学生眼里的形象不好。    

        出了学校,我看见风席卷着黄土在蔡家塬上狂奔着,从尧庄村的东头到西头,一股股的,如同强壮的兵马,踏过了每一户人家。

        尧庄父母:希望与苦痛并存

        尧庄的贫穷是远近出了名的。我在村里采访的十多天里,曾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几乎所有家庭年人均收入均不足千元。这个数据是很让人吃惊的。说到村子里最贫困的人,恐怕要算陈玉治了。    

        数年前,陈玉治还是一个很精干的小伙子。但结婚后,他去煤窑背煤,煤窑塌方,他的腿部受了重伤。如今,他已是3个孩子的父亲了。家里几乎一无所有,妻子因为身体不好,不能干农活,再加上这几年雨水少,他家的地几近荒芜。    

        陈玉治站在自家门前,朝我们微笑着。他家是土夯的院墙,院子里很脏很乱,从外面吹进来的沙土在墙角里落了厚厚的一层。进了屋子,我感觉有点冷。陈玉治说,这房子就是这样,在下午阳光好的时候比外面还冷。说着,他蹲下身去,从一个小铁炉边的一个盆子里拿起一撮麦草,用手里的打火机点燃了,放进炉子里。炉子通风不怎么好,转眼之间,屋子里便有些呛人了。接着,他开始向炉子里投驴粪蛋。他说,他买不起煤,只能烧驴粪,因为自家的驴死了,就连这驴粪他也要每天到外面去拣。    

        说到自己,陈玉治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这辈子完了。”原来,陈玉治在煤矿落下残疾之后,煤矿曾给过他三千多元的赔偿金。但他却偏偏在那时染上了赌博的恶习,把几千元钱全输光了。他说,等他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他说,一个农民,要是在尧庄这个地方跌了跟头,再爬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里的生存环境不可能给人提供爬起来的机会,而人活一辈子就那么几十年,况且,他还是一个残疾人。    

        陈玉治说,这几年,他家常常是吃了上顿无下顿。最初,兄弟们还能帮他一把,但时间一长就不行了。虽然政府每年都给他一些救济,但远不能解决问题。他说,几年前,他还可以挖甘草弄几个钱,给家里填补填补,但现在不行了,国家限制了,不让挖也不让收了。前年快过年时,他家无米下锅,他爱人只好到附近的村子里去讨。他说,乡里乡亲的,当乞丐不好受,有很多人认识咱,咱张不开那个嘴啊。    

        陈玉治的三个孩子都在尧庄小学上学,因为家里生活条件困难,学校为他们免去了学杂费。他说,等孩子们能认识几个字后,他就不打算供孩子们上学了,让孩子们听天由命去。  在陈玉治的家里,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铺在土炕上的一条褥子也是补丁摞补丁的,补了好几层。炕上只有两床被子,很旧也很脏,陈玉治和他的妻子、孩子平时就睡在这面土炕上,炕没有烧火,冰冷得要命。陈玉治告诉我,妻子出去“要饭”已经十几天了,他和孩子只能这么凑合着过。    

        下午放学后,我见到了陈玉治的孩子,他们灰头土脸,穿得破破烂烂。见到我,他们很是羞涩,只是站在墙根下向这边瞟几眼。过了一会,有个孩子跑到陈玉治的跟前,拽着陈玉治的衣角,说了些什么。陈玉治说:“去给你们老师说,我没钱,能读就读,不能读就算了!”孩子低下了头,眼泪流了出来。这时,我才明白孩子可能是向陈玉治要钱。    

        我看到那孩子一只眼睛有些不对劲,就问陈玉治是怎么回事。陈玉治说:“小时候调皮,让柴禾棍子给戳的,刚开始大夫说能治好,但我们没钱,现在瞎了,看不见了!”    

        我给了那孩子50元钱,那孩子兴奋地叫了我一声“叔叔!”但在我刚走出陈玉治的家门时,就听见了陈玉治呵斥孩子要钱的声音。之后,我听到了陈玉治落在孩子身上的响亮的巴掌声和孩子尖锐的哭泣声。  

        ……

        在去蔡家堡子的路上,我们注意到塬上有很多坟茔。给我们带路的小伙子告诉我们,这些坟大多是年轻人的。这使我们有些吃惊。小伙子对我们说,因为王家山煤矿和红会离尧庄近,十多年前,村里一些小伙子辍学后就去煤矿干活,国家开的大矿进不去,只能到私人开的小煤窑里干活,小煤窑很危险,村里十来个年轻人的命就丢在那里了。小伙子又说,这几年,国家不让私人开煤窑,封了很多非法小煤窑,他们打工就没地方去了。他说,现在干啥都要有文化,村里年轻人的文化程度连初中都不到,也没啥手艺,没地方打工,只有指望土地了。而这几年雨水又少,很多人只能把肚子填饱,钱缺得要命。    

        风,一股脑儿地跌进了蔡塬壕,我们分明能听到风在那里与地表的厮杀声。小伙子对我们说,他小的时候,蔡塬壕里长满了树,有很多杏树与桃树。每年春天,桃花、杏花开了,那壕里可漂亮了。如今树没了,不知都被谁挖掉了。十奶那辈人在壕里住过的窑洞,如一双双黯然伤神的眼睛,又如一张张贫穷饥饿的嘴巴,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

        (摘自《大西北文化苦旅》,崇文书局2011年8月版,定价:32.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