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师范学院充分利用地区资源,持续、深入推动司马迁和《史记》的研究。近年来,学校以《史记》为中心,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之路,系统探索中文类专业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一中心六维度”教学模式,显著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 创新一体化育人模式
学校“一中心六维度”教学模式,即以《史记》为中心,构建学科引领、专业夯基、课程创新、文化浸润、实践提升、普及推广“六维度”大思政育人体系。学校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实效,创新打造融知识传授、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品德情怀为一体的全方位育人模式。立足地方高师院校,以《史记》教学为核心,多渠道、全方位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良好氛围,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彰显文化育人特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浸润文化经典,突出文化育人特色;在实践活动中感知历史,形成历史与现实交融的育人体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多措并举,实现《史记》教学在3个课堂的全贯通,逐步形成文史哲一体化,大中小全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
深耕课程思政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没有优质的课程,课程思政功能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学校积极构建以《史记》为中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课程群,开设“史记研究”“庄子研究”“红楼梦研究”“国学经典导读”“中国文化概论”“白居易研究”“杜甫研究”等课程,建成“《史记》关中故事”省级特色线上课程,“《史记》研究”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先后指导30余项以文化传承为选题的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指导110多名学生围绕地域文化选题撰写毕业论文,培养出大批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学子。
“三大课堂”联动 提升育人成效
学校将《史记》教育融入思政课,充分发掘《史记》中的思政元素,从理论照鉴实践、历史关照现实的维度,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史记》的热情,让学生体悟《史记》的时代价值。
学校将《史记》教学贯穿于“三个课堂”全过程,让学生时刻感受历史文化熏陶。充分利用《史记导读》等教材,结合《史记》慕课,在“第一课堂”讲解《史记》,让学生出色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习目标。在“第二课堂”,发挥专业协同优势,通过文学创作、新媒体、舞台剧等多种形式强化对韩城行鼓、秧歌、徐村司马迁祭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助力讲好《史记》故事。学生自发制作VR视频宣讲《史记》,排演《史记》故事,举办《史记》读书分享会,自觉将《史记》教学延伸至“第二课堂”。此外,学校注重校地协作,产学研协同发展,打造文化育人“共同体”,全力服务渭南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推动校地“双向奔赴”、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助力地方文旅发展,将学生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与岗位能力素质培育紧密结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研学活动,在韩城市司马迁祠、司马迁图书馆、史记文化体验馆、渭南市博物馆等地担任导游和讲解员、为企业设计《史记》文创产品等。学校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成功在“第三课堂”以实际行动展示育人成果,实现“三个课堂”联动,充分提升育人实效。
深化育人体系建设 取得累累硕果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学校以《史记》为核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思政”育人体系,取得良好成效。
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学校考取研究生的人数逐年上升。2022年为424人,2023年为446人,2024年491人考取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学生在各类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获省级以上荣誉300余次。
专业建设成果丰硕。2020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全省首批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由2009年的167%增长至2023年的570%,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教师团队2人获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项目,1人获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2人获“陕西省高校课程育人教学能手”。团队成果先后获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以《史记》教学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陕西省2023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本科)一等奖。
学校获批陕西省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2023年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思政课教师团队”获批第二批陕西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主要成员获批立项“地方高师院校‘大思政’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与探索”“‘大思政’格局下高师院校文化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多项省级教学项目。
学校《史记》研究团队出版著作21种62册,16种“《史记》选本丛书”获陕西省社科普及读物奖。《史记选》入选中小学阅读推荐书目。
下一步,渭南师范学院将坚持不懈以“大思政育人体系”建设为引领,传承《史记》经典,不断向改革创新要效益,全面推动学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张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