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炼山、烧荒、烧秸秆、烧田埂引发森林火灾,将承担法律责任,请严格火源管理,加强安全防范。”11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结合国家林火卫星监测平台数据,通过靶向预警信息系统,向数百公里之外的贺州市昭平县富罗镇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群众安全用火。
发布监测预警信息,是广西应急管理厅实体化运行的广西灾害监测预警中心的一项重要职责,工作人员在系统地图上绘制好坐标面,便可通过手机运营商向特定区域、特定公众进行精准预警。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预警系统在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广西紧紧围绕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弱点、难点、重点,积极推动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要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必须有一套实用的“千里眼”“顺风耳”汇聚各类信息,经过缜密的数据运算,作出准确判断、精准推送。“在自然灾害防范方面,广西将气象灾害预警融入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形成以气象灾害预报为先导、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靶向预警、应急管理‘一张图’精准‘叫应’的监测预警机制。”广西应急管理厅厅长周长青介绍。
这套监测预警机制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中得到检验。6月20日,桂江桂林段出现超历史纪录洪水,因预警及时,城区2370名群众提前转移;9月中旬,超强台风“摩羯”来袭,因预警及时、处置有效,实现人员零伤亡。
做好监测预警,关键是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广西灾害监测预警中心主任耿森告诉记者,他们以广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为基础,整合10个行业部门信息资源,建成自治区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通过对历史灾害灾情、致灾因子、重点隐患等分析研判,形成自然灾害风险研判成果。
在此基础上,广西不断强化体系运行、拓展监测预警领域,初步形成“1+1+4+N”监测预警体系,即:1个监测系统——广西应急管理“一张图”,能够对区市县乡四级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责任人可视化指挥调度;1个预警发布平台——广西靶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能够全时段即时将预警信息送达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拓展4个监测预警系统,围绕危化、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工贸行业,每日安排专人监测,指导企业及时“消警”;N个监测预警场景,将气象、林业、自然资源、公安、地震、铁塔等部门的防汛防台风、雨雪冰冻、森林火险、地质灾害、交通运输、震情预报、供电信息等多个风险监测要素纳入平台,重点监测运用。
今年以来,广西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已发布监测日志、监测周报和重点领域风险分析研判材料350多份,及时有效处置预警信息3561条,开展靶向预警58次,发布预警短信6.6亿条。广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11%,森林火灾起数同比下降81%,有效应对17轮致灾暴雨和3个台风影响。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沈应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