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11日 星期三

    以“绣花功夫”保护生物多样性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王晓爱

    作者:本报记者 王美莹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11日 07版)

      【一线讲述】

      我从200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以来,就一直和云南土著鱼类“打交道”,距今已有15年了。

      这些年,我们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绩:建设高原鱼类种质遗传资源库,累计收集和保存高原鱼类种质资源300种,约10万余份;基于野外采集种群,完成滇池金线鲃、大头鲤等48种土著鱼类全流程人工繁殖技术体系的研发,带动云南特色鱼类产业发展;增殖放流滇池金线鲃、云南光唇鱼等11种360万余尾土著鱼类,助力特有珍稀鱼类的野生种群恢复。

      保护野生土著鱼类,需要“绣花功夫”。例如,滇池金线鲃等土著鱼类的繁殖条件较为苛刻,人工繁殖难度大。我们通过不断试验和调整养殖条件,逐步摸索出适合这些鱼类的人工养殖和繁殖技术,同时利用激素诱导、精子冷冻等技术,提高繁殖成功率。此外,在人工养殖环境中,鱼类易受疾病威胁。我们定期为鱼类“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疾病问题;建立严格的水质监控和消毒措施,并引入天然的免疫增强剂,增强鱼类的抗病能力。

      一个物种的保存有四个层次:种群保存、个体保存、细胞保存和分子保存。我就是其中“养细胞”的人——我给30多种云南土著鱼“建档立卡”,把滇池金线鲃的细胞“冻”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里,需要时再恢复活性。

      迎接新生命的过程是非常奇妙的。2009年至今,我们已放流滇池金线鲃苗种300余万尾。目前,滇池金线鲃已在滇池流域形成一稳定种群,且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几近“消失”的滇池金线鲃,终于“回归”了。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选育出滇池金线鲃新品种“鲃优1号”、软鳍新光唇鱼新品种“墨龙1号”等,这些新品种的培育为云南乃至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种子”。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会继续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尤其是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我们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拿出“绣花功夫”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我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将为全球生态保护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王美莹采访整理)

      (项目统筹:本报记者 方曲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