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10日 星期二

    让教育家精神成为教师“心之所向”

    作者:全汉炎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10日 15版)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这份纲领性文件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确立了奋斗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南。《意见》发布正值我国第40个教师节前夕,回望来时路,一代又一代教师不忘初心、怀揣仁心、满怀雄心,谱写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新时代,我们更应让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心之所向”,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以修身守初心,让教师心中有大我

      《意见》将“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置于开篇位置,强调了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在日常实际工作中,必须引导教师修身立德,守住教育初心,以“大我之心”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首先,要强化思想淬炼,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师者之魂。回想笔者刚刚从教的那段时光,面对轰轰烈烈的改革发展浪潮,在多种多样的机会、形形色色的诱惑之下,身边不少教师选择了脱离教育战线“下海”经商,而坚守下来的教师,不为别的,为的正是心中的理想信念。不论在任何时候,理想信念都是一个人内心的“定海神针”。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与活动,综合运用理论研究、榜样引领、调研实践等多种手段,引导教师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其次,要坚持以德为先,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师者,人之模范也,无德者无以为师。”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与其他职业有着很大不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学生,这就决定了必须对师德师风有严格的要求。我们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学习机制、监督机制和表彰机制,让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中涵养高尚师德,不断提升个人修养。

    以笃行铸雄心,让教师心中有大志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对于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对中小学校而言,这更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为此,我们必须引导教师笃行实践,铸就科学有效、匠心独运的教学之道,立下雄心壮志,为莘莘学子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知识给养。

      支撑教师成长,夯实专业功底。在严把教师入口关的基础上,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夯实青年教师专业功底,提升资深教师专业实力,培养一批学科骨干教师、领军教师。通过教师培训、师徒结对、名师工作坊、调研学习等多种形式,促使教师紧跟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个人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磨砺育人技能,注重深耕课堂。积极组织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活动,让教师不断汲取教学经验,更新教学技巧;积极用现代教育技术赋能日常教学,帮助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技能大赛和各种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等教学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持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磨炼教学能力,提升育人水平。

      优化课题管理,提升教研能力。课题研究是一线教师探索教育教学原理、推动从深层次解决教学问题的有益实践。要持续优化课题常规管理机制,让具备相应水平的教师都能获得承担科研课题的机会。同时,要创新开展集体备课、经验分享、校际联合教研等活动,让教师在总结反思和交流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持续进取,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以担当塑仁心,让教师心中有大爱

      《意见》特别提到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同时将“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作为一个重点,要求讲好中国教育家故事,传播中国教育声音,贡献中国教育智慧。这就要求新时代教师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挺膺担当,甘于奉献,以大爱之心关爱学生、服务社会。

      要培育仁爱之心。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起点在校园,落脚在学生。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以人为本,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需求,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关怀备至的交流沟通,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学生得到倾听、理解与包容,才能发自内心地尊重教师、爱戴教师,进而带动家长、影响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培养责任担当。传播中国教育声音,贡献中国教育智慧,意味着教师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现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不断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当前,我国城乡区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师学科结构失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加强紧缺薄弱学科教师配备,也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送教下乡、支援帮扶等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助力薄弱地区教育提升,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

      《意见》的发布,如同春风化雨,在全国教育界激起了热烈反响。我们要将文件要求落到实处、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日常,让教育家精神成为每位教师的“心之所向”,真正创造教书育人新气象。

      (作者:全汉炎,系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