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观潮】
自然题材纪录片拍摄难度大、门槛高。这是因为其不仅要展现山川万物叹为观止的“外在美”,还要深入挖掘作品的“内在美”,在意蕴表达、审美旨趣、主题凸显等方面全方位展现中国之美。近年来,中国纪录片人在自然题材领域持续发力,涌现出《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遇见最极致的中国》《大地之上》《蔚蓝之境》《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雪豹和她的朋友们》《行进中的美丽中国》等一批精品力作。这些作品以极强的影像表现力和情感冲击力给观众营造震撼心灵的观赏体验,为解决自然题材纪录片的创作难题总结有益经验。
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具有知识性
中国幅员辽阔,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地理和生物资源,是自然题材纪录片创作的天然富矿。无论是高山大川、江河湖海、森林沙漠,还是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要将自然之美、生命之奇转化为高品质影像,挑战是多方面的。“风景常在于险远”,自然题材纪录片的拍摄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现实题材,很多“极致”影像都来自特殊环境与“极端”场景,需要特殊设备、新兴技术的“极限”应用以及跨学科的协同合作。
为了呈现难得一见的画面,纪录片的创作团队需要全方位地挖掘各类自然题材的“宝藏”,力争形成覆盖高空、地面、地下、水下的多层次影像表述体系,并探索纪实美学和技术美学的影像融合。他们克服野外生存困难,深入人迹罕至的场所,采用蹲守、伪装、隐蔽等特殊拍摄方式,捕捉大量稍纵即逝的珍贵影像。目前,航拍、微距、水下摄影、遥感卫星摄影、超高清影像等技术在自然题材纪录片领域的应用已成为常态。但有时候这些技术还不够用,需要摄制组因地制宜地研制特殊设备和拍摄技术。以纪录片《中华白海豚》为例,针对白海豚海洋生活的特殊拍摄环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主研发重型陀螺稳像平台,在大海上实现86倍变焦、4K每秒400帧的稳定拍摄,这样才能捕捉白海豚的眼神、身形、跃起姿态等细节,让观众清晰地领略“白色精灵”的灵动之美。
自然题材纪录片除了借助科技力量打造极致震撼的视听奇观,还需要以丰富且严谨的知识,提升作品的信息量、科普性。因此,创作者熟悉拍摄对象的资源分布、物种习性是基本前提,这就需要相应研究领域的学术支持。为了保障作品内容的权威性,跨学科团队的协同合作尤为重要。《大地之上》的主创团队关注地理学、气象学、考古学、人类学及历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采访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的近50名专家学者,与他们探讨土地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千里冰封的极寒地带,到热带海域的酷热之地,《蔚蓝之境》涉猎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中国海域最具代表性的生物。这也得益于权威海洋研究机构和顶尖海洋学家的把控与指导。此外,自然题材纪录片的拍摄空间范围广,时间上常穿越四季、横跨数年。这也需要更加专业科学的生产创作流程,以保障主创团队全身心投入拍摄创作,将自然美景转化为“极致”影像。
融入中华文化独特的审美观
自然题材纪录片中“极致”的影像,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状物”,而“状物”是为了抒情与达意。自然的外在美再惊艳,如果没有灌注独特的审美旨趣,精美的镜头也只能有其形而失其神。所以,自然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关键在于融入中华文化的独特审美观,化“物境”为“情境”再升华为中华文化的“意境”,方能带给观众“妙不可言”的审美感受。那么,何为“美妙”?它是指作品中能让观众感受到愉悦、和谐、熨帖的某种特质。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自然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应追求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效果,传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趣,让观众体验难以言表的“美妙”。
细观近年来涌现的高品质自然题材纪录片,一帧帧堪当屏保壁纸的画面背后蕴藏的摄人心魄的力量,其实来自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大地之上》集中展现中国地理形态孕育下的历史文明与民风民情,画面构图的色彩搭配、写意笔触,遵循以形写神、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等传统美学法则,浸润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趣味。
好的自然题材纪录片不仅仅在说理,更在于传情,影像隐含着中华文化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与态度,流露着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作品却能含蓄内敛地传达“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意趣,从而充分地体现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对故土家园的眷恋。
《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抓住“共”和“境”二字——“共”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境”则体现了将具象景物写意化的艺术观。当镜头聚焦古老荒野、原真自然与万千蓬勃生命时,我们从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中感受到坚忍、顽强、智慧、团结等精神。这些精神正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万物共生、生命相通的情感与态度应和着宏阔高远、生意盎然的节律,带给观者无以言状的感动。中华传统美学精神赋予作品独特的魅力,作品中的自然万象也从外在的“美丽”上升到内在的“美妙”,在情景交融中尽显中国美学的古典意趣、丰富意象和深邃意蕴。
激发公众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保护是人类的共同责任。国产自然题材纪录片虽然讲述的是中国土地上的生态故事,但应当始终秉持全球视野、人类视角。从传播效果看,自然题材纪录片在展现“美丽”、内蕴“美妙”的基础上,还要启迪观众思考,激发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并引导他们将生态保护意识转化为建设共同的美好家园的行动。这个美好家园至少包含两重含义:大自然是人与动植物的家园,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
就第一层含义的“家园”而言,很多作品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所状之物人的性格和情感,能让公众意识到:每一个物种都是奇迹,与天地共存,与万物共生,动植物的境遇正是人类生存状况的映射与隐喻。在《雪豹和她的朋友们》里,陪伴雪豹的既有活跃在陆地、天空的“邻居”,如藏狐、猞猁、鼠兔、斑头雁、高山兀鹫、岩羊等,更有一直护佑它们的三位牧民“朋友”。《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第二季)》从当地牧民、画家、作家的视角切入,表现他们与动物成为“伙伴”“家人”的故事,传递人文关怀。从这个角度看,动物不是人类猎奇和窥视的对象,而是休戚与共的朋友,动物与人类相伴同行,才能共筑美好的“家园”。
就第二层含义的“家园”而言,要让自然题材纪录片具有国际视野,就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思考创作的话语方式: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与引领者,为解决生态问题、共创人类福祉提供中国实践、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用震撼而温暖的镜头语言,呈现21科28种中国植物的生命旅程,讲述它们影响世界的故事;《大地之上》虽然主要探讨的是中国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影响的关系,整体视角却是“大地理”“全球化”和“人类发展史”;《行进中的美丽中国》的最后一集名为“全球之约”,讲述面对保护生态环境这个全球性问题,中国如何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转变。这种将中国故事放置在世界坐标中,展示各国协同环境治理的成果,正是建设事关人类福祉的共同家园的“美好”所在。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产自然题材纪录片精彩呈现丰富多样的生态物种,在人与自然万物的趣味互动、诗意呈现中,赞颂自然力量、讴歌生命繁茂,让顽强的生命意志、蓬勃的生命气息与丰盈的生命状态被更多人看见,这是具有感染力的中国故事。期待着自然题材纪录片创作推出更多有热度、有温度、有力度的好作品,以精美影像展现自然的“美丽”,以中华美学生成“美妙”意趣,最终激发人们建设人类“美好”家园的力量。
(作者:顾亚奇 袁文洁,分别系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