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共享中国机遇 共创美好未来

    ——第八届中国—南亚博览会走笔

    作者:本报记者 徐鑫雨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26日 04版)

      滇池之畔,聚四海宾朋,迎八方来客。7月23日至28日,第八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如约而至。

      人形机器人、行走机器狗等“黑科技”产品惊艳亮相,这是南博会的科技感;品一杯德昂族酸茶、看一场国家级非遗锅庄舞,这是南博会的文化味;来自8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参会嘉宾,共话合作共谋发展,这是南博会的国际范。

    搭建经贸合作平台

      “南博会为参展商提供了便利的交易平台。中国人很友好,我喜欢昆明的气候、美食,所以我很愿意来这里。”来自斯里兰卡的参展商瓦桑达是南博会的老朋友,今年是他第七次来南博会。

      南博会上,南亚馆、东南亚馆、开幕式馆等15个展馆里,人流如织,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像瓦桑达一样,来自尼泊尔、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参展商带着颇具异域风情的手工地毯、宝石、皮革等特色展品,满怀期待与信心而来。

      23日一早,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采购商进馆洽谈,寻觅商机。这是南博会历史上首次以专业采购团的方式组织国内外专业采购商开展洽商采购活动。“南博会商业资源集中,让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成本,方便我们寻找农产品进出口方面的合作伙伴。”泰国采购商皮姆拉哈特说。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南博会实现了多个“首次”——首次按产品类别划分专业馆展区,首次设立外贸综合服务区,首设建筑科技馆、咖啡产业馆、南博美食荟。丰富的展馆设置,方便消费者及采购商一站式“打卡”,“足不出户”便可购买各国商品。

      本届南博会参展企业达2000多家,其中近一半是境外企业,涵盖了南亚、东南亚所有国家。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认为,南博会已成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推动人文交流互鉴

      “加林加林赛,加林加林赛……”咖啡产业馆内,佤族打歌悠扬欢快,中外宾朋被这热情氛围感染,与来自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的参展商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一同踢开舞步,唱着跳着。人文相亲的美好景象,在南博会处处可见。

      云南彝族刺绣、巴基斯坦黄铜工艺品、尼泊尔油画等精美手工艺品惊艳亮相,吸引游客驻足;傣族传统武术、拉祜族摆舞、葫芦丝独奏等精彩表演更是让人连声叫好。在普洱西盟佤族织锦展台,“把咖啡穿在身上”的标语格外吸睛,展台里挤满了好奇的游客。“这是用废弃咖啡渣循环再生的纱线织成的衣服、领带、摆件,在设计上融入了佤族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元素,用非遗佤族织锦技艺手工制作而成。”西盟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李克丽介绍。

      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地缘相近,民心相通。南博会期间举办的第八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活动上,3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0名师生感知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文莱学生刘怡萱高兴地说:“丰富的活动让我们了解了彼此的文化,也交到了许多朋友!”

      “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举办以来,吸引来自5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逾4000万青少年和科技教师参与。作为南博会的配套活动,今年,创客营开展科技文化交流等15场活动,向全球青少年立体展现了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

    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2023年,中国和南亚国家贸易额近2000亿美元,比首届南博会举办时的2013年翻了一番。累计服务国内外18000余家企业参展,吸引超过400万人次入场参观,外贸成交额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促成3000多个项目签约落地……南博会此前已成功举办7届,书写了一份“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答卷。

      马尔代夫人民议会副议长艾哈迈德·纳齐姆在开幕式上表示,南博会是加强中国与南亚国家多边外交、经济贸易合作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合作,我们可以推动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机会。

      “中国一直是尼泊尔的重要贸易伙伴。我高度赞赏中方对尼泊尔8000多种商品给予的免配额、减免关税优惠,并就中国对尼泊尔游客实施的免签证费政策表示衷心感谢。”尼泊尔联邦院副主席比玛拉·吉米雷表示。

      多位来自南亚国家的客商表示,他们在本届南博会上充分感受到了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果,中国不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得好,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等方面同样全球领先,相关产业发展和产品出口,将造福包括南亚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助力全球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徐鑫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