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3日 星期六

    良性互动,让人与自然更和谐

    ——分享三个小故事

    作者:张小鹏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3日 09版)

        牧民在塔拉滩上的光伏电站内放羊。新华社发

        大熊猫在陕西“秦岭四宝园”熊猫谷爬树。新华社发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朱鹮生态园内的朱鹮 新华社发

        西藏自治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藏羚羊 新华社发

      【生态聚焦】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保护领域经久不衰的话题。人与自然的互动界限在哪里,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恐怕难以一言蔽之。

      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人类既臣服、膜拜自然,也利用、改造自然——如今,我们则强调尊重、顺应、保护自然。

      有人说,“不打扰”就是对自然最好的保护方式。这话当然不错。可若细想,人类不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吗?人类活动就一定会对自然造成干扰吗?我想与大家分享三个小故事。

    故事1 风吹戈壁现绿茵

      塔拉滩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这里曾是青海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带之一。当地人甚至打趣,“只要县城一有风沙,不用问风的源头,就知道是在塔拉滩”,可见环境恶劣程度之深。

      面对这样的窘境,通常的做法是“就沙治沙”。不过,如今塔拉滩荒凉面貌的改变,却并非生态专家有意为之,而是源于一次“意外之举”。

      戈壁荒漠,往往意味着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这样的环境,种植作物不易成活,却非常适合发展光伏,可以让荒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2013年前后,当地政府耗资3亿元人民币,在塔拉滩建起了光伏发电园。截至2022年,整个塔拉滩生态光伏园的总装机量已达9000多兆瓦,年平均发电量高达90多亿千瓦时,成为目前国内一次性投入最大、发电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项目之一。

      如此大规模的电站建设,总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吧,即便是在戈壁。地上的植被是否愈加稀疏?土地是否愈发贫瘠?再不然,至少会对野生动物造成惊扰吧?

      然而几年下来,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太阳能光伏板下竟然出现了绿地,从前不常见的小型野生动物,也偶尔穿梭其中——人类的生产活动,不仅没有对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破坏,反而使塔拉滩焕发了生机!

      这一现象,该怎么解释?

      原来,工作人员每年需定期对光伏电板进行清理,最初只能依赖人工从几十公里外的黄河河道中取水冲洗。由于西北地区昼夜和季节温差大,外部水汽遇光伏板发生冷凝,加之光伏板的遮阳阻风作用,清洗用水浸润地表后,就在光伏板下形成湿润的小气候,土壤含水率大幅提升,日积月累竟然积攒出了萌发绿茵的力量,沙尘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

      故事到此仍未结束。待小草蓄势待发,眼见就要遮住光伏电板时,有人又提出了“开园牧羊”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零成本解决草长的难题,还能带动周边牧民增收——更重要的是,羊粪还进一步改善了土壤肥力,最终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时至今日,这种“板上发电、板下牧羊”的模式已成为青海省生态产业化建设的典型案例。据悉,塔拉滩的生态光伏园年产牧草10余万吨,每年可降低村集体草场饲料成本30万~40万元,促进牧民年增收5万~8万元。惊叹之余,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感慨:原来,生态治理不一定是面朝黄沙的苦力劳作,一场“未经策划”的人类活动,也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故事2 姚家沟的遗憾

      姚家沟,地处秦岭深处,是陕西洋县的一个小山坳。鸟类学家和观鸟爱好者一定知道,这里是朱鹮“涅槃重生”之地。

      没错,这个故事就与朱鹮有关。

      朱鹮是“秦岭四宝”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朱鹮在世界上已经濒临灭绝。国内鸟类学家在查阅资料后遗憾地表示:除1964年曾在甘肃省康县采集到1只朱鹮个体外,已经十几年再无朱鹮消息了。

      朱鹮就此消失了吗?就在人们认为野生朱鹮已经灭绝的时候,1981年5月,经多方努力,中国科学院的动物学家终于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山林中发现7只野生朱鹮——这可能也是世界上仅存的7只。

      此后40多年,几代朱鹮保护者展开了接力“赛跑”,让朱鹮家族仅存的“香火”一步步摆脱了灭绝风险。据国家林草局朱鹮保护国家创新联盟2023年11月发布的数据,如今,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经超过1.1万只,种群栖息地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韩国、日本也在中国的帮助下,让朱鹮重现蓝天。中国科学院院士、鸟类生态学家郑光美曾评价:“朱鹮保护是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

      遗憾的是,当朱鹮的分布版图逐步扩大,在这一物种的最初发现地——姚家沟,却再难觅朱鹮的身影了。这是怎么回事?

      朱鹮是一种中型水鸟,以小鱼、小虾等为食,喜在稻田、河边浅滩觅食。可以说,朱鹮的觅食区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区息息相关,高度重合。20世纪90年代以前,姚家沟尚有几户人家在此耕种,后来,也许是出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几户村民也逐渐搬离,水田便撂荒了。山里没了稻田,朱鹮自然就离开了。

      在我们的常态认知里,人类活动或多或少会对自然界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将人抽离自然,还自然生态系统以野性,生物多样性才会更加繁荣。但姚家沟朱鹮的案例却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启示:面对纷繁多样的物种保护个案,一味将人抽离、割裂与自然的关系,恐怕有时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好在地方政府及时调整策略,近些年,通过实施“鹮田一分”“稻鱼共生”等项目,把企业引进来,或把农民留在土地上,对撂荒的水田进行恢复,吸引野生朱鹮觅食营巢,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今的洋县,朱鹮身影已处处可见。

    故事3 大熊猫成了“滚粪君”

      2020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登了一篇有关秦岭大熊猫的研究文章,引起大家关注。文章中说,天性呆萌的大熊猫竟然会在寒冬腊月主动“滚马粪”,而且天气越冷,“滚马粪”的概率越高。

      这并非偶然行为。研究者通过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持续观测,1年时间竟然捕获了38个大熊猫“滚马粪”的实例。甚至对于马粪的新鲜程度,大熊猫也会刻意去甄别,唯独钟爱不超过10天的马粪。嗅闻、打滚、磨蹭,直至全身沾满粪——“滚马粪”似乎已经成为大熊猫在冬日里的特别仪式。

      对于同域出现的其他物种粪便,野生哺乳动物通常会选择避让,大熊猫为何会有如此怪异癖好呢?

      可能你会猜测,冬日寒冷难耐,这时,热气腾腾的马粪也许会给大熊猫带来短暂安慰。

      这样想,对,也不完全对。

      研究者发现,大熊猫钟爱“滚马粪”,可能与马粪中独特的化学物质有关系。马粪中含有BCP(β—石竹烯)和BCPO(氧化石竹烯)等两种化合物,而且马粪越新鲜,含量越高。BCP/BCPO混合物能够跟皮肤表面的温度感受器结合,起到暂时“麻痹”的作用。大熊猫滚完马粪后,温度感受器就钝化了,对寒冷的敏感性也就降低。为了证实这个猜测,研究者还在干草垛上喷洒这两种物质的稀释溶液,结果表明,北京动物园的大熊猫也产生了类似的行为。

      看来,大熊猫“滚马粪”并非迷恋马粪上残留的那一点温度,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应激反应来降低对寒冷的感知能力。

      大千世界,万物生灵在长期演化中形成了一套专属的生存智慧,譬如候鸟迁徙、大熊猫“滚马粪”,这本不足为奇。让人讶异的是,大熊猫这一习惯是何时养成的?或者说,在广袤的森林中,大熊猫是如何与马粪相遇的?

      研究者给出了猜测:大熊猫现存的分布地,基本与古代商贸路线重叠。数千年前,往来于秦岭的马帮在用货物流构建古代商贸文明的时候,也留下了一坨坨“影响深远”的马粪。想象一下,这时候,寒冬里一只哆嗦的大熊猫偶然路过,看到地上新鲜的粪堆冒着些许热气,忍不住上前蹭了蹭,果然不觉得那么冷了。后来,即便马粪已经冷却,但靠蹭马粪带来的体感刺激还是让它感觉到了“温暖”。于是,这一技能逐渐在熊猫界传开,帮助大熊猫度过了一个个寒冷的冬季,时空更迭,直至今日。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想。但从当下大熊猫熟练的滚粪动作来看,人类活动一定对其习性产生了深刻影响。

      从以上三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正常的生产活动并未对自然造成干扰——相反,还有可能是促进作用。人与自然,或者说,自然与人,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存在。

      对于眼下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等各类问题与情况,人类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是当我们在努力挽救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将人从自然界完全孤立出来。与其他生物一样,人类不过是生命演化巨树上的一个细小分支,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如果简单地将人置于自然生态系统之外,恐怕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人类中心主义。

      (作者:张小鹏,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工程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