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2日 星期五

    物质技术进入戏剧舞台 带来现实困境

    作者:王 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2日 07版)

      【学术争鸣】

      戏曲是以人为中心的表演艺术。戏以人传,戏以人兴,这是数百年来戏曲传承发展的核心所在。明代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就将“灵机自相转活”的创造性,归结在以演员为载体的戏曲之“道”中,强调演员所带来的“生天生地生鬼生神,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的舞台面貌,和“有闻而无声,目击而道存”的艺术境界。因此,数百年来,戏曲的传承和发展集中体现在演员的技术层面,即功法技艺和表演内容的传续、变化和创造。作为戏曲美学指标的身段、声情、虚拟、写意、象征、程式、流派等概念范畴,都荟萃到以演员为中心的艺术表达中,演员的技术构成了戏曲本体艺术的核心内容,至今仍是民族审美的基本原则。

      当然,戏曲艺术从来不回避“人”以外的技术,物质技术的提升同样伴随着戏曲的发展演进。例如在舞台美术创造中,“一桌二椅”是戏曲舞台艺术的物质载体,也是戏曲以一当十的创作思维,这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戏曲偏于空旷舞台的简约表达。在晚明文学家张岱《陶庵梦忆》一书中,记录有《唐明皇游月宫》一剧,用“撒布成梁,遂蹑月窟”的舞台装置,再现“手起剑落,霹雳一声,黑幔忽收,露出一月,其圆如规”的故事情境,这种“境界神奇,忘其为戏”的视听效果正得益于灯光照明、舞台装置等技术的提升。

      宋元以降,戏台、剧场形制的不断变化构成了戏曲发展的技术动力,戏台高度的变化、建筑反射面的设立、空腔助声技术的强化等,都让演员借助声音的直传、反射、混响、共振等声学效果,实现剧场声音艺术的美学升华。特别是在清代宫廷三层大戏楼的场域环境中,物质技术的综合使用和手段更新,进一步推动了多样的技术形式在戏曲舞台上的应用,由此形成宫廷大戏这类宏大制作的演剧形态。

      上述剧场、舞美、灯光、声效的技术实践,及其隐藏着的科学规律,在当代戏曲研究中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运用和证明。而话剧、歌剧、舞剧等戏剧形态,在舞台艺术领域多样化的追求,无论是写实化的还是写意化的,都给予了观众更多美的启发。新世纪以来,众多优秀戏剧作品,实际上是在适度的物质技术支撑下,做到了对演员及其表演艺术的充分张扬,昆剧《牡丹亭》,地方戏曲中的莆仙戏《踏伞行》、秦腔《西京故事》、豫剧《风雨故园》、晋剧《傅山进京》、粤剧《白蛇传·情》,话剧《白鹿原》,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作品,在物质技术与演员技术之间做到了相得益彰,戏剧的民族化和现代化做到了相映相衬。在这些作品中,物质技术从根本上都未曾动摇人的舞台价值,反而突出了演员在舞台创作和艺术传承中的主体位置。

      近代以来,话剧、歌剧、舞剧等戏剧形态进入中国,其剧场和舞台的时尚新风被看成了现代的样本,这让传统戏曲艺术更多地在中西方文化间吸收、借鉴。特别是在中国戏曲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急速变化的社会转型,现代的剧场、舞美、灯光、音响、服装、道具等物质手段的提升和应用,为戏曲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呈现出新的美学追求,同时一再地冲击传统审美标准。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曾以“妨碍艺术之进展,转移观众之目标”“大抵布景愈多,愈妨碍演员之动作”为理由,不主张使用现代布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曾提出现代大型剧场会带来“人小台大”的问题,因此不太适合戏曲、话剧表演。他们提到的剧场、布景等技术挑战,虽然在当时随着戏曲改革实践,努力获得平衡适应,但其中的不适感已显示出物质技术与戏曲传统的冲突。

      随着当代物质手段、科学技术更加强势地进入舞台,曾经的冲突,也越来越成为戏剧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在当下的戏剧创作中,物质技术强势进入舞台,实际会带来更多现实困境,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无序的舞台大制作带来的物质填充过多、过繁。当代戏剧不乏大制作的艺术精品,但众多院团群起效法,乃至无视艺术规律,以大制作竞相标榜,轻视剧本“一剧之本”的基础作用,演员无法充分展示其专业艺术的本体立场。舞台上叠梁架屋,以物质技术填充空间,甚至影响演员的走位、表演和人身安全;舞台装台、卸台繁难,装置无法再利用,甚至因找不到适合的剧院而难以正常演出。从制作到保存都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舞台制作实际成为舞台污染、舞台浪费。

      其次,科技手段在舞台应用中普遍出现简单化、粗浅化的特征。随着人工智能、全息技术、云端生态等现代高科技广泛影响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戏剧文化的记录、保存、推广、宣传等领域借助高科技手段,让现代受众有了更多沉浸式体验。但是在传统舞台创作中,科技与艺术始终无法很好实现有效融通,当前普遍使用LED投影、音响调音技术、灯光数控技术等,在众多作品中只是简单地发挥着传统的布景、扩声、造型作用。尤其在传统戏曲舞台上,这些技术营造出简单的视听效果,甚至损害了传统戏曲的美学意蕴。那些经典传统戏曲所彰显的艺术品质在这些科技手段的衬托中,反而弱化了。

      最后,戏剧创作与常态化演出之间出现生态空间的较大疏离。物质技术在戏剧舞台中的普遍应用,带来了新创作品在舞台风格和艺术面貌方面的趋同,这是戏剧创作追逐物质技术的必然结果,当然这与题材创作中较多出现的概念化、雷同化、一般化等倾向是密切相关的。以演员技术为内容的优秀经典作品彰显出独特的民族审美风范,而大量新创作品力图用物质技术进行包装,越来越背离大众的审美传统。依靠物质技术手段包装起来的新创作品,不符合观众的传统审美,自然也无法在常态演出中进行艺术提升。

      在沉浸式演出、环境式演出、赛博朋克空间等艺术创意不断涌向戏剧实践的时候,戏剧人需要理性思考舞台艺术如何迎接新科技这一问题。特别是传统戏曲创作,需要正视物质技术带来的积极影响,以此丰富表现形式。同时,更需要警惕物质技术对演员技术和传统审美的置换、破坏和消减。物质技术进入戏剧舞台仍需理性探索,从而真正将其优势转化到中国戏剧艺术的发展中。

      (作者:王 馗,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戏曲学会会长)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晋荣、李笑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