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07日 星期日

    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

    奇峰插云立 清江隐伏流

    作者:本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07日 10版)

        恩施大峡谷是罕见的集峰林、峰丛、地缝、天坑等喀斯特地貌于一体的地质奇观。 本报记者 王建宏摄

        腾龙洞内上演的土家族原生态情景歌舞剧《夷水丽川》。 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提供

        腾龙洞内奇特的洞穴地貌。 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提供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 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提供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本报记者 王建宏摄

        恩施大峡谷云龙地缝飞瀑。本报记者 王建宏摄

      【国家地质奇观】

      作为长江的一级支流,八百里清江就是湖北境内的一条“景观内河”,穿山越峡,造景无数。今年3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名录的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即以清江为轴线。

      “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跨越恩施和利川两市,南北最大宽度41.11公里,东西长约42.36公里,总面积679.19平方公里。”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局长谭志雄告诉记者。

      沉积、变形、抬升……在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的三叠纪中期,大地历经撞击揉搓和挤压,再经清江万古流淌、切削溶蚀,鬼斧神工般造就了极其丰富的地质遗迹。

      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江风看来,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保留了距今5.39亿年的寒武纪早期以来的海、陆完整沉积记录,是中国南方亚热带岩溶地貌类型的代表地区之一。“洞穴系统、清江伏流、石柱式峰林等地质留痕,生动记录了自青藏高原隆升以来鄂西山地喀斯特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多期次演化的完整序列,具有极高的国际地学价值和全球对比意义。”李江风说。

      清晨,沿着通往七星寨岩柱群的山路拾级而上,历经绝壁、“一线天”等险峻地势,山回路转处,只见孤峰耸翠,一座150米的高大石柱拔地而起,直插云霄,这在同类喀斯特地貌中极为罕见。这座名为“一炷香”的奇峰是地球上稀有的单体三叠系灰岩柱,柱体底部直径6米,最小直径只有4米,傲立于群峰之中已有千万年。在3平方公里范围内,共有62座石灰岩石峰石柱,石柱高20米至285米,它们密集分布,形成全球罕见的石柱式峰林。

      少顷,朝阳穿透云层,洒下万道金光。远处,蜿蜒的清江之上,洁白如棉的白云笼盖于水面,延绵数十里。目光所及,峰丛、地缝、天坑等地质奇观密布,每一眼望去,都是亿万年的时间凝集和造化神奇。

      在清江流域,因水流溶蚀、侵蚀,造就暗流无数。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副局长杨佳军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清江流域有暗河87条,其中河长大于2公里的暗河就有58条。清江时而如同一道白练,穿行于山间密林,时而隐身于地下,伏流于暗隧。在利川落水洞,浩浩清江从落差20多米的瀑布上跌落,潜入高40米、宽20多米的洞口,倏忽之间,如被巨龙吞噬而隐身于地下暗河,形成“卧龙吞江”的独特景致。在神秘的地下河潜流16.8公里后,清江才又冒出地面,变为明河。

      腾龙洞即是改道前清江地下河的河道。走进腾龙洞高大的洞口,仿佛进入了由万古水流锲刻的时空隧道。腾龙洞初步探明长达59.8公里,洞穴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内有大小支洞、岔洞300多个。

      在地下流淌千万年的暗河,由于地质变化等因素导致顶部坍塌,就会形成像云龙地缝这样的地质奇观。“U”字形的断面,如刀劈斧削般齐整,沿着地缝绝壁上的栈道前行。一线天光外的白云蓝天,更映衬得地缝深邃幽长。在崖壁的植物根系上,挂满了经上万年钙化沉积形成的石帘。云龙地缝全长3.6千米、平均深度为75米,平均宽度为15米。时不时有飞瀑轰鸣,任水流自绝壁上方跌落。

      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还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与人文景观交织的多彩世界。恩施地区特有的地理和多样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其中包括水杉、珙桐等40多种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金丝猴、黑熊等70多种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土家族的吊脚楼、苗族的银饰工艺,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庆典活动,都散发着独特的人文魅力。

      行走于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那一处处石笋、石芽、石钟乳,还有那些自中生代白垩纪挺立至今的孑遗植物,无不承载着地球古老的记忆。这里不仅是自然奇观的“秀场”,更是科学研究的宝库。

      (本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