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新闻随笔】呵护零工市场 释放政策暖意

    作者:王丹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02日 03版)

      【新闻随笔】  

      提起零工市场,不少人脑海中浮现出的可能还是这样的场景:天刚擦亮,以“日结”为主的木工、瓦工、家政等劳动者就在一个多年固定的地点围聚在一起,或是在马路边,或是在天桥下,见有招工者来,一窝蜂涌上前听用工要求,一旦抢到“活计”就跟着招工者很快离开。剩下的人继续等待,如果两三个小时后还没结果,这一天基本也就没戏了。

      如此招工,供需匹配效率高,但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风吹日晒,对于求职者来说,不仅“观感”不佳,“体感”也难言好。也正是出于让“马路零工”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不仅是物理空间,还是权益空间和心理空间——这个初衷,零工市场建设在多地快速推进。今年1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明确各地要将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为推进这项民生工程提供了更有力的政策牵引。

      在贵州黔东南州凯里市,因地制宜开设的“绣里淘”非遗市集,让“指尖技艺”熟练的易地搬迁和返乡群众在家门口工作成为可能。在新疆阿图什市零工市场,15元一晚的住宿、按工种划分的招聘平台、职业技能培训场所、免费维权的调解室等功能区域一应俱全,就业服务更加到位和暖心。在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小梁送工”零工市场推出“企业派单、居民点单、小梁送单”模式,实现社区与企业就业供需的无缝对接。不断升级的零工市场持续传递信心暖意,释放政策红利。

      零工市场建起来只是第一步,有没有用、好不好用,才是零工劳动群体更在意的。近来,有媒体记者在多地走访发现,一些地方新建的零工市场虽然设施完善、配套服务齐全,但与“马路零工”群体的就业需求匹配仍有不足,农民工群体在马路边等活现象依然存在。这是提醒,也是鞭策。零工市场建设,一定要在完善供求信息、实现精准对接上下功夫。工作多、信息多,方便又好找,零工市场自然有人气。

      “马路零工”的劳动需求当然要正视和满足,但从天桥下、马路边到规范建筑内,伴随零工市场不断“位移”,“零工”本身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零工群体中,除了“建筑业周边”,还有一大部分存在于新业态新经济中,如修图师、数据工程师、创意设计师、直播间助播等,这部分人群正处在快速增长中。

      一项广被援引的权威数据是,我国有超2亿灵活就业人员。其中,存在着鲜明的“新”“旧”之分。因此,对于零工市场来说,不宜再以“农民工市场”的标签审视之,如何实现“新”“旧”兼容,呵护和支撑弹性就业空间,显然是更重要的,当然也更考验治理智慧。有观察提出,如果一地有多个这样的零工市场,不妨分层分类;如果只有一个,那就要考虑兼容性,为更细分的灵活就业群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就业是民生大事。对一些家庭来说,“零工”常常维系着幸福指数。就零工市场建设来说,除了找工作,提供更完善的劳动权益保护机制、更丰富可及的劳动技能培训、更有力的劳动市场监管同样重要。说到底,它考验着管理者的能力与智慧、格局与水平、初衷与温度。因为正是这些服务和保障,让弹性工作与“安全”“体面”这样的词语实现更紧密的捆绑。这种功夫,体现在被称为“零工市场”的物理空间,更体现在看不见的制度空间和文化空间。也由此说,零工市场“攒人气”,并不只是一道技术题。

      (作者:王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