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走近祖父赵树理

    ——《赵树理研究文选》读后

    作者:赵宇霞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0日 11版)

        《赵树理研究文选》(上下册) 吴敏 傅书华 主编 人民出版社

      【光明书话】  

      拿到这套《赵树理研究文选》(上下册)非常欣喜。书的组织出版者是政协沁水县委员会,他们为弘扬红色地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振文化兴县精神,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读这套文选,使我更进一步走近了祖父赵树理。文选从多视角、多层面展现了文坛名家、学界专家、同事好友眼中的赵树理,将一个鲜活生动、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的赵树理形象呈现于读者面前。也让我对祖父的认知,由粗浅走向深刻,由片面走向全面,由抽象走向具体。

      以下我试图从本色、本真、本善这三个层面,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感悟。

      赵树理的本色。农民本色是赵树理的角色认同,也是其“不忘本”的感性存在。西方哲学史中有著名的终极三问,那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除去哲学意义上对于人存在的终极目标的本质性追问,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也都有对自己所处阶层、角色、职能、使命的思考和认知。赵树理出身于农民家庭,他熟悉农民,热爱农民,和农民有着割不断的天然联系。即使后来去了京城,他仍坚持长期深入农村体验生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视自己为农民中的一员,农民也把他当作朋友和亲人。正因为如此,他得以保持了农民的质朴(朴素、善良、乐观、通达),保证了观察的客观性(主体间性的信任和坦诚),保有了为农民发声的“初心”(懂农民、爱农民、为农民)。他的文学创作由此获得了第一手丰富生动的感性素材,避免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闭门造车。

      赵树理的本真。求真务实是赵树理的个体特质,也是其“坚守真”的理性存在。这里的真,包含几重含义。一是守真,遵从本心做事,不虚伪不盲从,拥有良心良知良能。二是求真,尊重规律,尊崇科学,坚持真理,坚定理想信念。三是言真,敢于讲实话、谏真言,较少顾及个人得失,展现出新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和品格。

      我年少的时候,曾不解一个问题,祖父的小说因写“中间人物”受到批评,他为什么不去写“高大全”式的英雄呢?父亲说,在祖父看来“人都是有缺点的”。如今思及此问,已释然和了然。法国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里说道: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错误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真善美的统一,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个“高”应是对原型的浓缩、提炼和升华,是对生活本质的接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真”是“善”与“美”的基础和载体。他书中小人物的百味人生、百态生活、嬉笑怒骂、油盐酱醋,体现了生活的原汁原味原貌,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亲,有代入感,进而产生情感共鸣。他作文是这样,做人亦如此。

      赵树理的本善。扬善抑恶是赵树理的价值准则,也是其“崇尚善”的德行存在。善,是道德价值观层面的概念。赵树理的本善,既是说他个人修养方面的善良、豁达、宽容和坦荡,也是指他扬善抑恶、向阳而生、创造美好的价值追求。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道德法则是人的精神之内核,是影响支配人的行为的持久稳定的内在力量。赵树理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及为此而献身的精神。在他的作品中,充满着对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赞誉和颂扬,对农村兴盛、农民发展的喜悦和期待;对于前进中的阻力——旧思想、旧观念、旧势力,则予以批评和抨击。这在《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等小说里均可看到。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受到批评、批判时,认真反思检讨个人的问题与不足;遭受到不公正待遇后,相信人民群众,相信党。

      沁水县是个文化大县,人杰地灵,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这套文选的出版,是家乡人民和学界对赵树理的真情告慰。而收录其中的一篇篇文章,折射着时代变迁中的文化印记,激发起人们对新时代文艺创作方向与使命的再思考。

      (作者:赵宇霞,系赵树理孙女,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