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6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延续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

    作者:姜卫平 杨彬彬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2日 06版)

      【学思践悟】

      历史文化遗产记录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围绕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工作理念、基本方针、实践要求、制度保障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深度激活历史文化遗产的创新创造基因,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充分彰显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和时代魅力。

      让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加强历史文化教育的生动教材。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和最好的清醒剂。为此,应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效应,坚持以保护为前提、避免过度商业化,让旅游、展览、体验等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一方面,星散在中华大地上、绵延于历史长河中的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是加强历史教育、增进文化认同的独特载体。要借助VR、AR等技术,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程,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全方位传播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让大众更加直观、形象地体验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尤其是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革命文物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要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筑牢自觉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让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介质。让历史文化遗产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浸润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对历史文化遗产最大的保护和最好的传承。为此,应坚持辩证思维,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契合点,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强人们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获得感。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把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同高质量发展统一起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文脉赓续,不能让古城老宅、传统街区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中消失,不能让农村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间的关系、推进城镇化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的关系,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让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空间。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缩影,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直接的现实价值。历史遗迹、革命旧址、文学艺术、传统技艺等历史文化景观,既呈现了文明演进的历史痕迹、涵养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也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势资源、创新空间。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优势,就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科学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真正做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系统观念,将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将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生态体系相融合,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等进行修复,特别是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既要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也要避免“拆真古迹、建假古董”,从而更好实现协同发展、联动发展、融合发展。

      让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可以发现,历史文化遗产在文明对话、文明交流、文明互鉴进程中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或缺的价值。增强以历史文化遗产为重要载体的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不仅有助于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而且有助于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历史文化遗产是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民族故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故事的重要媒介,是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要进一步通过文物出境展览等形式,打造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历史文化遗产是传播新型文明观的载体,要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作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作者:姜卫平 杨彬彬,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