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保护多样物种 共绘生态画卷

    作者:鲁芯玮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12版)

      【观察者】  

      生物多样性,一个美丽的、充满生机的词语;生物多样性保护,一场持续的、富有远见的行动。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带着热情与关怀,将雄心转化为行动,投身生物多样性这项意义非凡的事业,只为保护一个水纯净、土壤肥沃、空气清洁、生态系统完备和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健全生物圈。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号召:“让我们共同开启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新篇章,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豪情万丈的倡议,需要青年人广泛参与、积极行动,付出辛劳、贡献智慧。

      5月22日,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举行的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中,青年代表们携手发出倡议:“共享生态理念,遵守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正式启动的中国研究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创新大赛中,青年学生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美好家园”为主题,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领域的交流与发展,加速相关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工具、新模式的推广传播。多彩青春守护多样生命的故事,在中国大地接续上演。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上,青年人功不可没。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世界各国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里约宣言》,“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和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的积极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作为最早的缔约方之一,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成绩卓著:不仅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而且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最严格执法监管。广大青年在这些宏大又事无巨细的任务中挥洒汗水、贡献智慧,有效助力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得以不断增强。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这与广大奋斗青年是分不开的。

      在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年人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打造生态完整、空间连续、功能提升的跨界自然生态长廊,自然保护区内鸟类种数从建区时的245种增加至目前的268种。在云南,青年人热情参与“数字技术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实践成果——打造科普宣教新生态圈”的研究,探索互联网+、AI+、物联网、数字融媒等数字化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面向全球倾心打造的“云南生物多样性网上博物馆”,集生物多样性公众教育、科技成果交流展示、数据共享于一体。

      青年人的倾心奉献,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极其重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对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相关科学研究、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与人类福祉关系极其密切,具有直接、间接和潜在使用价值。正因如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把生物多样性提高到了跟世界和平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面对气候变化、污染、生物资源过度利用等世界性难题,各国青年人都行动了起来。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和地形等自然条件多样,具有适合众多生物种类生存和繁衍的良好环境,使中国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这为我们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我们的环境及物种保护带来了更多压力和挑战。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团队,常年行走在高山、峡谷、森林、沙漠,很多地方天气多变、道路崎岖甚至人迹罕至,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艰难前进的道路上,需要身体健康、能量充沛的青年人。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手段,已在技术变革更迭进程中日新月异,新科技产品、新技术更多地运用到保护自然的工作中。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生物多样性三个基本层次的研究不断进步,新方法、新经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需要掌握现代科技手段、掌握前沿知识的青年人。

      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能为青年成长提供良好平台。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青年人投身生物多样性保护,能锻炼才干、增长见识、磨砺身心,能将个人奋斗的经历融入全国性、全球性的宏大事业,不断增加人生之路的宽度。富有朝气、追求进步的青年人投身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助于理想主义在实地探求中生长。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需要兼具理想主义和实践精神的事业。它所面对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参与者不仅要将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协同融合,而且要坚持不懈、持续积累、久久为功。这些经历,都是青年人成长所需的健康养料。未来,中国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将实施一大批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重大工程,青年人将获得更为宽阔的舞台。

      我们真切希望,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带着理想和热情,加入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共同努力守护绿水青山、保护万物生灵,携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给我们自己及子孙后代一个万千生命可诗意栖居的、清洁美丽的世界,一个人人珍爱环境、尊重自然的地球生命共同体。

      (作者:鲁芯玮,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分中心特约研究员)

      (本期选题支持:张勇 周梦爽 徐谭 徐鑫雨 王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