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放飞课间,运动也是必修课

    作者:王昕玥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1日 08版)

      提起课间活动,你的耳边是否会立时响起那句“现在开始做第×套广播体操”?如今,不少地方鼓励中小学以遵循运动规律、达到锻炼效果为出发点,设计各具特色的课间活动,形成“一校一品”的校园体育教学模式。从常规到个性,从单一到多彩,这些年的课间活动,有了越来越精彩的打开方式。

      充满趣味的“托球跑”、欢声笑语的“袋鼠跳”、融合了篮球与短跑的“抢地瓜”、考验灵敏度和协调性的“我是大力士”、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疯狂汉堡包”……奔跑、跳跃、投掷,多样化的锻炼形式,激活了学生精气神,形成了独特、向上的运动锻炼氛围。正如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言:喜欢行走和到处跑动是儿童的天性。孩子在紧张课程之余,轻松自在几个“十分钟”,也能更好地专注于课上的“四十分钟”。

      课间运动还能为孩子创造更多交流的机会,促进人格完善。交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结,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的情绪健康、促进青少年人格完善。同伴交流、互动游戏、交朋结友……课间活动时与他人建立联系并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们锻炼着亲社会行为,尝试着调节情绪和解决冲突。在统一的活动中,学生们共同参与、共同奋斗,还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集体意识,不仅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提升,也为学生们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教育部等部门联合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政策效力也在持续显现。前不久,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一起来”阳光体育运动启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午间运动配合体育课、课间操、大课间等,“集零为整”丰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课间时间有了保证,关键还在于如何用好。

      “有得玩”更要“玩得好”。这首先得调动孩子积极性。一些学校以课间操应对大课间,就没有达到锻炼的目的,还容易产生学生被动应付、缺乏积极性的现象。所以,学校多一分勇气和担当,家长多一分理解和支持,孩子才能多一分坚强和成长。学校可以丰富课间运动项目供给,结合年龄与兴趣分层,尝试引入一些新兴的运动项目,还可以结合传统文化,开展一些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避免学生因重复相同的活动而感到厌倦。同时,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进行自主锻炼和科学健身,为终身运动奠定坚实基础,多措并举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放飞课间,尽情撒欢吧!欢声笑语的课间活动中,孩子长得壮壮的、练得棒棒的,不仅是学校亮丽的风景,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心声和期盼。

      (作者:王昕玥,系北京十二中朗悦学校教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