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每年入夏以来是我们榆中最忙的季节。每天叫醒乡村的不是田里采摘蔬菜的接力吆喝,就是路上农用车、货车的卖力“较量”。仅一天之后,这些菜就“飞”过云端,出现在粤港澳的餐桌上。而这一切,都要从农村路网的变化说起。
榆中县山区面积占比大,以前路不通,山里的好货出不去,大家只能干着急。现在,一条条又宽又平的硬化路修到咱们家门口,不仅把蔬菜及时送了出去,还把我们那些旧观念也“送”了出去。
“公路围着产业建,产业围着公路转”,一条条大路就像是大动脉助力产业连片开花,带动沿线形成马铃薯、中草药、高原夏菜、百合等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就拿我们这里的百合产业来说吧,有了路,咱们创业就有了底气。现在,全乡百合留床面积5.3万亩,年产值达1.5亿元。今年的百合花比往年价格还好,我们收购来主要用于烤百合花干,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
在路的牵引下,一批精品农村特色产业园区逐步成型,还直接孵化出全国“北菜南运、西菜东调”最大的产地型蔬菜集散中心,带动数万群众增收致富。提起这个,咱们心里别提多自豪了。
“菜篮子”一个接一个,“风情线”也越来越多。我们明显感到,这几年,交通建设与农村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实现了良好“互动”。前阵子在周边游玩,听说县里还用县乡道路将兴隆山、马啣山、官滩沟等45处景区景点和浪街、分豁岔等35个美丽乡村、4个美丽乡村示范带“串珠成链”,游客们望得见青山、留得住乡愁,这些景点和乡村成为附近市民周末度假的首选之地。
路是一把火,把产业“点”着了,人心也“燃”了起来,对新生活也越来越有底气。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王建宏、张文攀、李慧、尚杰、胡晓军、李玉兰、王洋、龙军、禹爱华、宋喜群、王冰雅、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薛斌、赵宇峰、张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