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嘉宾:
中央团校科研与智库工作部主任、教授 廉 思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冉 华
碎片化时间里的精神陪伴
记者:随着社交媒体兴起,很多短视频、音频产品越来越多地占据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闲暇时光,很多人甚至以此“下饭”,人称互联网时代的“电子榨菜”。这种现象流行的原因有哪些?
冉华:点开手机,我们常看到“下饭剧”“下饭综艺”“下饭电影”等表述,将其统称为“电子榨菜”,是一种很形象的说法。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技术前提,即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与电子终端的快捷便利使用。我国网络受众总量庞大,移动端媒介使用习惯迅速普及,近年来短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正是顺应了这一旺盛的市场需求。
“电子榨菜”为现代生活提供了一种补偿性功能,它使得大量碎片化时间得以利用,也带来了心灵的陪伴和消遣,让很多负面情绪得以缓释。有人说,对“电子榨菜”的青睐不仅仅是出于娱乐需求,也是人们寻找精神共鸣的一种方式。
廉思:“电子榨菜”使移动互联技术嵌入日常生活场景之中,其流行是多方面因素使然,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的高速发展、青年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巨大变化等。
当前,青年独居人口日益增多。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中国“一人户”家庭超过1.25亿,持续攀升的“空巢青年”是“电子榨菜”得以普及的人口学基础。同时,青年所处的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业余时间普遍缩短、信息获取极大丰富,完整欣赏一部影视剧作品和通读“大部头”书籍的时间、精力与耐心受到挑战。于是,大量精短有趣、触手可及的“速读产品”开始涌现。人们在吃饭时选择看短视频或听书作为陪伴,正如榨菜所能发挥的佐餐功用。可见,“电子榨菜”给青年群体带来的是碎片化时间中的心灵陪伴,是快节奏变化中的热点获得,是加速时代的“时间饱腹感”。
警惕“速食文化”带来的内容沉迷和思维惰性
记者:倍速追剧、三分钟看完一部电影……音视频产品不断迎合年轻人在最短时间内放松身心、加速吸收信息的需求。这类网络内容会如何影响观众?
冉华:“电子榨菜”不仅可以使人获得乐趣、释放压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了解不断出现的新知识新事物的需求。但必须看到,“电子榨菜”提供的大多是速食类文化产品,它强调速度而不苛求内涵,追求趣味而不严守品位,它提供高倍速的剧情、精简版的名著,也提供简单化、浅表化的知识获取。“速食文化”的深度使用者,往往缺乏对信息的再次加工和重新思考,满足于在一个接一个的个性化推送之中“游走”,他们常常误以为自己正在进行“知识消费”,实则仅为“时间消费”,甚至会导致内容沉迷、网络依赖等问题。长期浸泡在无限量、不间断的信息之中,无疑会稀释我们的注意力,不仅会使人失去关注焦点,也会慢慢消解理性认知和批判性思考。同时,这样的信息摄取、文化生活方式,很容易影响当代青年的阅读偏好、学习习惯,与今天建设书香中国、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相背离,这也正是很多学者担忧的地方。
廉思:“电子榨菜”具有传播速度快、娱乐性强等特点,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高效快捷地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大量信息,已经成为年轻人获取资讯、接受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种“速食文化”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和爽感,但长期浸染其中、沉迷于此,会导致“食用者”忽视现实的丰富多彩,养成思维的惰性和跟风的习惯,甚至会丧失探索的欲望,对事物的思考停留在表层,降低应有的思辨能力。研究表明,浅层信息极具上瘾性,大脑被大量活跃的、低价值的浅层信息所填充,会感觉疲惫不堪、效率低下,甚至陷入无意识的读取状态。更值得忧思的是,这些浅层信息往往来源于网络投喂,是大数据算法根据用户喜好进行的所谓“精准推送”。这些推送一味投其所好,泛娱乐化内容多、低俗内容多、虚假片面信息多,甚至有不良价值观诱导的危险。青少年辨别力、自控力有限,如果长期沉浸其中,不但容易陷入信息茧房,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对此,我们尤其需要警惕。
加强网络内容监管,提升网络素养与深度思考力
记者:如何规范并引导网络时代的文化消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廉思: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后,人们随时可以通过“电子榨菜”打发时间,却很少通过深度学习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库。当代青年的生活时空被流动现代性所裹挟,网络内容丰富了我们的见识,但在某种程度上也禁锢了我们的认知。同时,大量不尊重知识产权的短视频也扰乱了文化市场应有的规则与秩序。因此,必须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监管,管理部门应实施针对性更强、更行之有效的监管与惩戒措施,规范网络平台和内容创作者的行为,确保“电子榨菜”在思想导向、内容质量、知识产权等方面守住底线,在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等方面发挥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当然,对待“电子榨菜”不能一断了之,要使年轻人在信息过载和思考留白中逐渐达到平衡,养成正确的辨别力、文化的鉴赏力、高度的自控力,实现自身职业生涯和全面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冉华:以影视作品为例,一个“速览”类短视频即便解说再精要、提炼再精准,粗线条的故事情节梳理也终究无法道尽视听艺术的精妙之处,无法提供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享受。这也是当下不少短视频为人所诟病的地方:满屏别字、AI配音、文案粗糙、断章取义、歪曲戏谑、抄袭跟风、流量至上。因此,促进网络内容健康发展、实现文化产品提质升级迫在眉睫。建议管理部门尽快发布相关政策、明确规则细则、完善惩处措施,对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制作方式、算法推送等强化监管,使其制作和传播逐步走向规范化,杜绝此类产品带来的错误诱导、价值失范。
数字时代,我们应冷静理智地对待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希望大家时刻提醒自己:无论消遣娱乐还是学习进取,网络都不应成为唯一的渠道。
项目团队:
本报记者 王美莹、陈城、殷泽昊、孙金行、王斯敏
光明网记者 李方舟、张悦鑫
光明网见习记者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