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6日 星期五

    网络时代 如何有效满足青年文化需求

    作者:陈 城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6日 07版)

      【记者眼】

      自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关于“文化速食”现象的讨论便未曾停歇。在公众号正火的年代,人们讨论碎片化阅读是否影响了受众的思考能力;到了短视频时代,“小美小帅”们的出现,又让人们担心年轻人沉浸于“速食文化”会丧失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

      在绝大多数情形下,阅读一本完整的书,原汁原味地欣赏一部影视剧,收获远大于“速食文化”。但不可忽视的是,当代年轻人普遍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工作学业压力,劳累一天回家之后,很多人想做的就是放空大脑、放松身心。而持之以恒地阅读一本书或是完整地欣赏电影,则需要更多的精力付出,有赖于很强的意志力。

      一定意义上,好的“速食产品”更像是一种牵引,能够为年轻人打开一扇通向美好的大门,激发他们完整阅读原著、静心观看原片的欲望,使他们由碎片化阅读走向深度阅读。毕竟再好的剪辑和解说,都无法完整体现原作品的艺术表达。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媒介方式不断丰富,“文化速食”现象仍将持续存在。从这一角度出发,何不顺应年轻人需求,推出更多短小精悍的优质作品?例如不久前,原创网络动画短片合集《中国奇谭》爆火互联网,引发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8集短片相互独立,时长在14~22分钟之间,但其展现的文化想象力却超越了很多剧情长片。

      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会逐级递升的,喜爱“电子榨菜”的年轻人中也终将有很大一部分回归传统阅读。直到今天,很多经典名著仍然保持在畅销书榜单上,这或许可以说明,“文化速食”这种形式的存在并不会绝对影响年轻人精神需求的进阶,重要的是如何提升这些“食品”的整体质量。因而,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文化空间,杜绝质量低劣、品位低下、思想低俗的“电子榨菜”;另一方面,要更加关注年轻人的精神需求,多推出一些高质量、有价值、“短而精”的网络文化产品。

      (作者:陈 城)

      项目团队:

      本报记者 王美莹、陈城、殷泽昊、孙金行、王斯敏

      光明网记者 李方舟、张悦鑫

      光明网见习记者 王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