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

    松阳松古灌区——

    “活态博物馆”彰显“水智慧”

    讲述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工程遗产研究院副教授 王义加

    作者: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8日 07版)

        松古灌区金梁堰 姜晓东摄/光明图片

        松古灌区的早晨 光明图片

      【保护历史遗存,坚定文化自信⑦·一线讲述】

      2021年初,受松阳水利局邀请,我和水工程遗产研究院的几位同事作为申遗专家,来到位于浙江西南部的松阳。

      从史料上看,松阳先民勤于治水,自汉代始,在松阴溪流域依势筑堰建渠。宋元时期,灌溉工程体系初具规模。至明末清初,境内有古堰116处,居瓯江流域各县之首。实际上,整个松古灌区有名无名的大小古堰有上千处,现存灌溉面积千亩以上的古堰就有14处。古堰坝数量之多、工程密度之大,非常罕见。

      随着调研的深入,我们发现,松阳古代灌溉工程并不局限于古堰坝,松古灌区内还有数量庞大的古山塘、古渠和古井。其中,灌区内山塘星罗棋布,为堰渠调蓄水量,旱季补水,雨季蓄水。松阴溪两岸,“堰渠塘井”合理布置、“引蓄灌排”有序组织,可以做到大旱不竭、晴雨兼顾、适应环境。同一水系中,多种灌溉技术综合应用,覆盖平原、山地,种植稻、茶、桑、烟等多种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丰富创新的治水实践,使松古灌区成为瓯江流域最大产粮区,流传千百年的古谚——“松阳熟,处州足”,就是松古灌区物阜民丰的真实写照。

      在调研中,松古灌区的史料之丰富翔实令人感叹。光绪版《松阳县志》记述山系水系、勘田平役、农耕水利的赋、记、志,有近30篇之多。珍藏在松阳博物馆的14位历任县令的告示、批文和碑记共30余件,记录了555年间芳溪堰修复、管理、分水、解决水利纠纷等史实,也体现了数百年来当地官民坚定执着的治水精神。《百仞堰记》记载了明代周宗邠用“七三法”选择堰址,解决南北两岸旱涝纠纷的故事,是历史上第一次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水利工程开展可行性研究;“汴石分水”,根据不同村落的用水需求,用标准尺寸的“汴石”规范引水渠道长宽深浅,合理分配水量,巧妙解决了持续百年的取水纠纷……即便今天看来,这些水利管理方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松古灌区是个特色鲜明的灌溉工程遗产“活态博物馆”,保留着一百多座格局完整、风格各异的传统村落。它静卧于山水田园之间,堰、塘、渠、井,工程遗产类型丰富多样;从拦水、引水、蓄水、补水,到排水、灌溉,功能完备连贯;从“民办官助”到“借地建圳”,从“牛背调水”到“分片轮灌”,治水实践精彩纷呈。

      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将激励我们弘扬传统治水文化,为今天的人们守护“幸福河湖”,为山区水利现代化发展注入智慧和力量。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胡晓军、李晓东、周洪双、苏雁、陆健、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杨小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