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北京正阳门箭楼上远眺,追逐竞飞的雨燕,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灵动。谁能想到,这一景观已在正阳门城楼延续了600余年。
每年春夏两季,作为世界上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北京雨燕,都会在正阳门城楼上栖息。北京雨燕不仅是北京城市的文化符号,也是北京中轴线上的“活态文化”之一。
“按照计划,正阳门城楼的维修架子应该都搭好了。但考虑到雨燕要在城楼里孵化,搭上的架子会影响雨燕进出,可能要等8月份雨燕南飞之后再搭架子。”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关战修告诉记者,“古建保护重要,生态保护同样重要!”
作为中轴线上的重要遗产点,正阳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包括箭楼和城楼,位于天安门广场最南端。正阳门以内是“城”,正阳门往外是“郊”,从永定门往外是“野”,城、郊、野,在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上依次递减。
“北京的南城是文化遗产保留最丰富的地方,经过六朝更迭,南城把北京城的烟火气都保留下来了。”关战修说,“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对北京城来说,中轴线申遗不是目的,而是开始。即将启动的正阳门城楼修缮本着最小干预原则,尽可能保留历史信息,保护中轴线上的重要遗产。”
“今年是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关键一年。”说到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取得的进展,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凌明如数家珍:推进中轴线申遗工作先后写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成为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完成《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文本》《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夯实申遗保护工作基础;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21年修订)》增补条款,公布《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有效保护中轴线遗产价值载体;连续4年举办北京中轴线相关主题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主动融入世界遗产国际话语体系;让中轴线申遗保护理念进课堂、入街巷、深入人心。
随着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太庙、社稷坛、天坛、景山、皇史宬、宏恩观等腾退工作先后完成;中轴线南段御道景观整体贯通;钟鼓楼、正阳门、先农坛、景山内一批重要文物建筑得到修缮保护,老城风貌逐渐恢复。
自正阳门沿中轴线向南不到3公里便是先农坛,一南一北,相望而立。位于南中轴线西侧的先农坛,与东侧的天坛遥相呼应。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先农坛,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明清两朝皇帝举行祭祀、亲耕耤田典礼的重要场所。2018年,先农坛庆成宫启动腾退工作,主体建筑得到修缮,打通了明清时期皇帝到坛内祭祀耕种的路线,让游客也能亲身体验古代帝王祭祀、更衣、耕种的过程。
《国语》云:“民之大事在农。”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极重农事,与之相关的礼仪颇多。在先农坛的“一亩三分地”里,记者看到水稻、黍子、谷子、高粱、大豆各自生长,旁边还晾晒着已收割的麦子。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告诉记者,2019年,他们恢复了“一亩三分地”的种植,让传承600余年的“一亩三分地”“活”起来。
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是首都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内核之一。坐落于阜成门内大街的妙应寺,因院内有白塔又名白塔寺。寺里的白塔是北京地区现存唯一完整的元代文物遗存。“无而能妙,空而善应”是清朝乾隆皇帝在《高宗御制重修妙应寺碑》中对“妙应”二字作的阐释。在寺内,记者看到,经过近两年的修缮,大殿的彩画恢复成了清代的风格。“打开山门,亮出白塔”的妙应寺,让游客流连忘返,一款款印有白塔图案的布袋、冰箱贴等文创新品,把久远的文化传递得更远。
从先农坛的“一亩三分地”,到正阳门城楼上下翻飞的北京雨燕,再到历经700余年风雨沧桑依然巍峨耸立的“白塔”,这些见证了北京千年文明脉络的建筑,正在向世界讲述北京中轴线的故事。
(本报记者 张景华 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