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5日 星期一

    孵化新技术 捕捉新机遇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助力产学研创新协同

    作者:本报记者 严圣禾 本报通讯员 张郗郡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5日 04版)

      如何发挥紧邻香港的优势、主动与香港相向而行?如何汇聚创新资源、强化产学研创新协同?7月7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合作平台,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面向粤港澳发布三大政策,启动新一批重大深港科创发展产业园区,签约一批深港合作科技企业及项目。

    “科研成果产业转化的四要素,在这里齐了”

      当记者来到位于合作区内深港国际科技园的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时,院长陈福荣正在与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宗军洽谈节能玻璃未来在建筑中的应用与合作。陈福荣2018年从台湾清华大学前往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任教,两年后又带领团队来到河套深港合作区,专注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

      陈福荣把福田研究院称作香港城市大学的九龙塘北校区。“从九龙塘本校到河套的办公室,只需要四五十分钟。”陈福荣介绍,“我们将教学放在香港本校,科研成果转化放在河套这里,‘一院两区’实现了效果最大化。”

      让人类得以轻松探索微观世界的高时空分辨率电子显微镜,是陈福荣带领团队主要研究的项目之一。透射电子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曾被列入国家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在陈福荣的带领下,团队已经研制出我国首台自有知识产权的桌面型电子显微镜。预计今年年底,高时空分辨桌上型电子显微镜项目也将实现产业转化。

      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推出,陈福荣团队将研究聚焦于智慧节能玻璃的研发。陈福荣团队研制的薄膜型电致玻璃,不仅在生产中能耗极低,未来还可以与光伏技术相结合,推动建成零损耗零碳建筑。

      陈福荣认为,科研项目的转化需要四个因素——人才、技术、资金、市场,香港的实验室拥有人才和技术,内地则能为项目提供更丰厚的资金和广阔的市场。“科研成果产业转化的四要素,在这里齐了。”他透露,今年年底香港城市大学还会有40名教授来河套,研究院也将升级改名为“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

    “申请来合作区的团队正在排队,都看好这里”

      河套深港科技合作区吸引来的不仅有陈福荣这样的资深教授,还有钟仿洵博士这样的科研新锐。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的助理院长、深港智慧医疗机器人开放创新平台的项目执行主任,90后的钟仿洵也是在2020年从香港来到河套,负责项目的统筹管理与手术辅助机器人领域的基础研究及产业化落地。

      “我们团队在香港研究手术辅助机器人已十年有余。”钟仿洵透露,“虽然我们已经研发至第三代,也通过了临床验证,但要在香港实现产业化,仍然有难度。”智慧医疗机器人的产业化涉及机械、微电子和集成电路多个领域,这些在香港都没有成熟的供应链。

      到了深圳,一切就不一样了。“在这里,我们可以享受到完整的机器人制造产品供应链带来的便利,项目研发的机器人系统已从实验型发展为预商业型版本。待初创公司孵化完毕,商业型智慧医疗机器人便可量产。”谈到合作区7月7日发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联合政策包》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创新若干支持措施》,钟仿洵充满期待,形容这两套政策包在资金以及深港两地人才住房、通关、居留等方面的支持对港校科研机构而言如虎添翼。

      钟仿洵对河套的环境和浓厚的科研氛围十分满意:“本校申请来合作区的团队正在排队,大家都看好这里。”

    “香港将与内地协同发展,这里就是一座桥”

      “IDEA晶泰人工智能实验室已经在蛋白-配体结构预测与抗体结构预测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有望实现蛋白-配体结构、抗体结构的高精度预测,并通过与晶泰的小分子发现业务与抗体发现业务结合,为药企提供更先进的生物药设计及性质预测AI算法,从而赋能生物药的创新研发。”去年入驻河套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马健博士告诉记者。

      作为一家业务遍及全球的AI药物研发平台,为什么将总部放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马健表示,除了离市中心近、有科研氛围、可以同时满足专业实验室与办公室的双重场地需求外,他们更看中这里与香港接壤的前景。“特别行政区政府正在推动建设占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会区,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在河对岸汇聚与深圳互补的创新、人才资源与产业生态。我相信,香港将进一步与内地协同发展,让大湾区以更强的成长势能和创业吸引力孵化新技术、捕捉新机遇,这里就是一座桥。”

      (本报记者 严圣禾 本报通讯员 张郗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