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1日 星期五

    经受得与失的考验,我更加懂得:

    为海岛守护光明,需世代接力

    讲述人:国家电网台州市椒江区供电公司大陈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国家电网浙江红船(大陈垦荒)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 王海强

    作者: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1日 08版)

        浙江台州,王海强在世界首个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低频海缆敷设现场工作。光明图片

      【一线讲述】

      我的父母是扎根大陈岛的第一代垦荒人,上世纪5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这里,和那代人一起创造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

      从小,我就非常崇拜能够轻松爬上电线杆的电力工人,也感激他们为千家万户守护光明,向往成为其中一员。1987年,一听说大陈岛电力建设需要人才,19岁的我立即去应聘,进入大陈岛电力系统做学徒工。靠着一股冲劲,一个月后就成长为能完成整套作业的电力工人,和老师傅们一道,晒着太阳立杆子,吹着海风爬线杆,成了海岛上一个平凡的“光明使者”。

      在上一代电力工人的努力下,上世纪80年代,大陈岛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供电,为岛上居民带来了很大便利。但上大陈岛的电网建设依旧薄弱,建设上大陈岛电力系统的重任落到了我们这一批电力工人肩上。扛着三四十斤重的锚桩上山、立起10米高的杆子、打下1.7米深的杆洞……队伍里没人叫苦叫累,一心只想让大陈岛的居民用上“安心电”。

      1995年,我当上了线路班长,肩上的责任更加重了。架线、抄表、故障抢修……为了守护上大陈岛、下大陈岛的用电安全,我时常带着队伍,坐上摆渡船往返抢修。居民们待我们像亲人一样,还给我起了个外号——“海鲫板”,这是我名字的土话谐音。我觉得“海鲫板”这种鱼敢于斗浪、激流勇进的特点很符合我的工作——岛上阴晴不定,天气越是恶劣就越需要我们;顶着风浪出海,冒着雨雪抢修,更是家常便饭。

      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大潮让很多电力工人产生了转行的想法。我也曾动摇过,但始终觉得应该做对国家、对人民更有意义的事情。这是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使命,更是“垦二代”责任担当的传承。那段时间,我和妻子长时间两地分居。2001年,单位把我调离了海岛,可我最牵挂的还是大陈岛居民的用电安全。2011年,带着从其他供电所学到的先进经验,我主动要求调回大陈岛工作。11年间,大陈岛上的供电体系具备了抗台风、抗腐蚀的能力,电网建设的目标也从有保障向高质量转变,居民真正过上了现代化生活。

      未来,大陈岛的“光明梦”将传递到下一代青年电工手上。希望他们继续守护光明,照亮更多人的美好生活。

      项目团队:

      本报记者 张胜、任鹏、颜维琦、尚杰、李慧、陆健、张士英、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杜克成

      特别鸣谢: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 刘苏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