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28日 星期三

    复兴号

    擦亮“复兴号”这张创新名片

    讲述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制动开发部副主任 蔡 田

    作者: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28日 16版)

        两列复兴号在北京动车段整装待发。刘家豪摄/光明图片

        已是晚上10点,铁道科学研究院会议室里仍灯火通明,一群年轻人正在热烈地讨论着。这就是我所在的团队——铁科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复兴号制动研发团队。不久前,我们对一款优化后的气动部件进行了测试,其总体功能和性能都达到要求,但在百万次的疲劳试验中,还是有三次偏离指标。

        制动系统就是大家通常称呼的“刹车”,是直接关系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子系统。无论是东北冬天的极寒,还是南方夏天的酷暑,复兴号列车的每个零部件都需要以最稳定、最可靠的状态投入工作。这次,幽灵一样的故障引起整个团队高度重视,“一次失效都不能有”!

        经过近百次试验,我们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一个不起眼的O形圈在低温条件下偶发失效。

        找到原因就是成功的一半。但接下来,偶发故障导致的三次指标偏离让大家感觉似乎回到了原点。讨论中,有人说:“怎么才能高温低温同时满足呢?难道真要冬天设计一种,夏天设计一种,来回换着用?”这句话激发了我们的灵感:“何不真的把这个结构拆开呢?”

        原本就局促的设计空间,再采用分体式的结构,真能做到吗?“不试试怎么知道,说干就干!”大家争分夺秒地连续奋战了5天,拿出了三种结构方案。几轮比选和优化后,原本灵光一现的想法变成了四张绘制工整的工程图纸。这一次,新方案没有让大家失望。

        就是这样一次次小创新,积累成了这个可以让五百吨的“大家伙”稳定可靠停下来的制动系统,让复兴号能疾驰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

    ■寄语与期待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赵红卫

        制动专业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的传统优势专业,在行业内一直处于领先位置。研发团队中既有行业知名的老一辈专家,也有蔡田这样的年轻技术骨干。他们持续发扬制动专业刻苦钻研、敢于承担的作风和传统,使团队始终保持创新活力。

        在新一代时速40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研制中,铁路科技工作者将以“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为使命,继续发扬敢闯、敢拼、敢担当的精神,为中国高铁持续领跑注入动能。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张蕾、颜维琦、詹媛、訾谦、王斯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