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10日 星期三

    军民同心渡长江

    讲述人:南通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董博文

    作者: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10日 06版)

        【青年学子说】  

        我离开家乡在南通求学已有多年,有时空闲下来,我会乘着车到周边看看,探访这“近代第一城”的历史气息,有时恰巧碰到学校组织的参观活动,我更是踊跃报名。

        记得有一次,我跟随学校调研团队一起来到了如皋,这里有着辉煌的革命斗争历程,是早期革命火种得以保存、壮大的红色地区。当一位老师绘声绘色地给我们描绘有关当地的革命史时,我被其中一段故事吸引了,这段故事发生在张黄港,1949年的渡江战役在这里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计划在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发起战略进攻。当时因为物资匮乏,负责东线渡江的第三野战军希望在渡江的过程中借助老百姓的力量,便从长江沿线各地征集船只与船夫,当时南通本地的一百多名船工闻讯,带上自家的木船逆流而上,来到了解放军战士的面前,从张黄港出发,他们英勇地载着无畏的解放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帮助军队抵达长江对岸,打响了渡江战役胜利的号角。

        转眼间七十多年已经过去,那批船夫也随着历史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他们的儿女早已迈入古稀之年,后辈们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时光悄悄走远,许多记忆渐渐模糊,只是当我们提起渡江战役时,船夫的儿女们仍然会骄傲地跟我们讲述,父辈们听到解放军战士要渡江的消息,面对残酷的战场,也曾害怕过、犹豫过,但依赖“军民同心”的精神,他们义无反顾地自发组织起来参与到这场战斗中。最终,靠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坚定信念,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中国人民、指挥人民的军队,取得了渡江战役的胜利,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当年贫困、落后的江边村落,如今已经焕然一新,有的融入城市,变成繁荣的代名词,有的坚持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乡村建设的亮丽名片。正如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中所描述的那样:“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回望历史,除了对负重者的致敬与感激,我想,在近代救亡图存、抗击日寇、解放全中国这一场场波澜壮阔的战役中,我们看到了民族的觉醒,同时也解读出了战争的最大意义——和平。当端起枪炮投入战斗时,所有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都会被放弃,只有一片土地上不再燃起战火、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之时,才会有一批又一批的人们将精力与毕生的追求熔铸于伟大的艺术、华丽的建筑、富足的精神和先进的科技当中。

        我是一名南通大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目睹了南通的蓬勃发展,了解了这里的革命历史,决心毕业后留在南通,努力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用自己的学识传播先进知识、讲述中国故事、发出青年之声,影响更多的学生继承先辈遗志,延续和平故事、创造新的繁荣,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