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每位乘客的回家路,是春运永恒不变的主题。受疫情防控影响,今年春运期间各地提倡就地过年、错峰出行,出行人流明显减少。在今年这种“冷”春运的形势下,智能高科技设备设施的应用“热潮”,吸引着更多的社会关注。
“智能大脑”打造温馨旅途
2019年12月30日,世界第一条智能化高铁线路——京张高铁开通运营,让“智能高铁”这个概念首次进入大众的生活。如今,随着京雄城际铁路、京哈高铁等全新线路的陆续开通,“智能高铁”已快速走入更多旅客的视野。
“目前,这些新线路沿线车站已开始利用‘智能大脑’集中管控车站空调、照明等设备设施,实时动态智能调控站内温度、湿度和亮度,为旅客创造更加温馨的候车旅行环境。”中国铁路北京局工作人员李溢春表示,同时,北京6大车站的智能查询机也进一步升级,集导航、查询、服务指南等多项功能于一体,不仅方便旅客查询车次、周边住宿等信息,还实现了站内导航功能。
此外,也正是基于这些智能高科技设备设施的广泛投入,“无接触”体温测量、“一证式”购票进站上车、“无死角”站车安检视屏监测监控系统、全天候机器人远程自动和遥控参与线路设备设施巡检巡测,不仅最大限度确保了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也有效地提高了铁路机车车辆的运行保障质量。
“春运对每个乘客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作为铁路人,最重要的就是将每位乘客安全、舒适地送到家。”李溢春说。
“零接触”消毒助力疫情防控
在千岛湖、黄山北等火车站进站口,戴着口罩的服务人员利用先进智能设备,不间断进行“三品”查危,耐心细致地引导服务旅客,温馨提示旅客进站、乘车、出站全程佩戴口罩,严守“三道”防线“安全门”。
“长三角地区是节前铁路发送旅客的重点地区。今年春运,无人安检机、智能红外线‘测温门’、保洁机器人等智能设备都陆续在长三角地区上岗。”中国铁路上海局工作人员陆应果介绍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毫米波测温安检一体机,旅客只需走进机器静止站立2秒,即可完成成像数据采集,极大提升了旅客的进站效率。
据悉,上海虹桥站日前还首次投放了4台多功能智能保洁机器人,采用全视角“眼睛”自动识别环境、主动分析,并快速处置,同步完成“零接触”保洁、消毒,为春运期间的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
此外,在出行安全方面,铁路公安同样也离不开“新技术”。日前,太原铁路公安局大同公安处执勤民警通过移动警务终端“巡逻盘查”App及实名制研判、视频侦查准确获取嫌疑人外貌特征,成功抓获一名准备乘坐火车出行的网上逃犯。
大同公安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互联网+警务’的现代警务理念,我们将继续发挥铁路公安卡口优势,拓展数据信息收集渠道,通过‘太铁移动警务终端’‘重点关注人员预警核查管控系统’‘实名制研判’等新科技,充分严密查缉举措,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无感通行”提升出行体验
除了铁路外,今年春运期间,民航部门同样加大了智能设备的运用,在防控疫情的同时,方便旅客出行。
春运首日,“3D高仿真实景VR导航”“零接触无感人脸登机”等一系列“黑科技”登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旅客提供“零接触”春运服务。其中,“3D高仿真实景VR导航”可以帮助旅客轻松抵达登机口;人脸识别PAD一体终端机可以帮助旅客实现自助登机,旅客只需提前摘下口罩,在终端机前“刷脸”1秒钟,即可无感通行。
“结合双流机场登机桥管控流程的特点,今年春运人脸识别首次在登机桥复检环节进行应用,这样既可在减少人力查验工作量的同时,提升异常人员识别精度,还能使旅客无感通行,减少反复出示登机牌带来的不佳体验。”成都双流机场工作人员李睿鹏说。
“针对无法出示电子健康码的群体,尤其是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群体,我们推出‘健康防疫核验平台’,这些人群只要直接出示居民身份证,就可以替代电子健康码进行实时健康防疫状态核验,具有与电子码同等的效力。”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旅客只需将身份证放置在与电脑连接的读卡器上,仅需2秒钟即可在电脑上显示被查验人员的电子健康信息。
此外,深圳机场除了在航站楼各主要区域布设多套红外人体温度快速筛检仪外,还在行李提取大厅增设了具备脉冲复合微波消毒功能的行李消毒设备;在上海两机场的安检环节,国内航班都已启用了安检自助验证通道,持二代身份证乘机的旅客,可使用安检自助验证闸机完成“无接触”证件核验检查。
(本报记者 訾谦)